有这样一句话:中年的因,晚年的果。
中年的时候,我们种下了什么“因”,晚年的时候,我们就会收获到什么“果”。这就是所谓的“先有付出,再有结果”。
就好比种粮食,唯有春天的时候播种、耕种,秋天的时候才能迎来大丰收。倘若春天的时候啥都不干, 那秋天还能有丰收吗?
很多人都抱怨晚年的日子不好过。其实,这就是中年没准备好,所导致的恶果。中年是否做好一定的准备,决定了晚年的生活质量。
钱,不是一天就能赚到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资产,不是一天就能获得的,需要长时间的打拼。晚年的生活质量,也是如此。
晚年是否安稳、顺遂,在50岁左右,就已经注定了。
一、50岁左右是否懂得存钱,决定了晚年的生活质量。
普通人最怕的一件事,莫过于“穷病加身”。
年轻人贫穷,就会买不起房子,结不起婚,生不起孩子;中年人贫穷,就会养不起养家,活得不够自信,无法给晚年的自己存一笔钱;
老年人贫穷,只会被孩子看不起,被身边的亲戚朋友鄙视,越活越没有尊严。老年人的卑微,都是“穷”这个字造成的。
穷,其实是长时间积累的恶果。试想,年轻的时候贫穷,中年的时候也贫穷,那到了晚年,怎么可能有钱养老呢?
人过五十,就该想想如何赚钱、存钱了。给自己的晚年、家庭存一笔钱,那你的人生,才会多一份保障。
在这个年头,不懂得赚钱、存钱的人,也许连看病都看不起。这,不才是真正的悲哀吗?
二、50岁左右是否懂得养生,决定了晚年的生活质量。
有些人会说,我们都是普通人,赚不到几个钱,就只能想想如何“省钱”了。
最省钱的秘籍,究竟是什么呢?就两个字,养生。当你懂得养生,让身体健康,减少生病的频次,那你就会省下一大笔医药费。
一个中老年人,去医院看一次病,就需要花费几千上万元。对于普通人来说,花几千上万元容易,而存几千上万元特别难。
众所周知,如今的老龄化在加剧,上了年纪的老人越来越多。注定未来的医疗资源,也会越来越贵。因为“物以稀为贵,物多不值钱”。
身体好一点,少点去医院,兜里面的存款也会多一点。中年人,尽量不要透支身体去打工,否则,赚的钱还不够给医药费。
对于身体的养生,尽量早一点比较好。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健康的身体也不是一天就能构建的。
三、50岁左右是否懂得搞好关系,决定了晚年的生活质量。
一般来说,观念普遍传统的中年人、老年人,往后余生都只会围着“家庭”这一个载体在转,而不会有其他的选择。
家庭,对于观念传统的中年人来说,为什么会显得如此重要呢?因为跟家人的关系,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
跟老伴的关系不好,有可能会中途散伙,连余生的伴侣都失去了;跟子女的关系不好,有可能会被孩子抛弃,久病床前无孝子。
中年夫妻,矛盾会特别多,动不动就会产生厌恶之感。孩子逐渐长大,跟父母产生了观念上的隔阂,自然就会跟父母存在对立的情况。
要想晚年一团和气,就需要在中年的时候,跟身边人搞好关系。好的家庭关系,需要长时间来维系。而差劲的家庭关系,只需要几天的争执,就会形成。
家和万事兴,家衰吵不停。家和,对老年人的晚年百利而无一害。家衰,对老年人的晚年百害而无一利。
四、50岁左右是否懂得培养爱好,决定了晚年的生活质量。
人到中晚年,由于接触的人逐渐减少,观念愈发固化,所以人也会显得愈发孤僻。
孤僻的性情,并不是什么好事。你想想,说话毫无人情味,做事总是走极端,不懂得跟身边人相处,还整天一肚子怨气,那日子真的好过吗?
如何才能缓解孤僻的性情呢?给自己找点事做,培养一些日常的生活爱好。
喜欢钓鱼,那就去钓鱼;喜欢爬山,那就去爬山;喜欢阅读,那就去阅读;喜欢钻研学问,那就去钻研学问;喜欢到处摄影,那就去到处摄影......
爱好最大的作用,就在于我们将剩余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其中,以此来消磨我们逐渐孤僻的性子,不至于越活越老顽固,越活越不好相处。
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喜欢的爱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才能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否则,就容易行尸走肉一辈子,到老了才感慨白活一场。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