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579958/ba32cfea9bd99997.jpg)
01
我说太宰治生下来就是为了去自杀的,那么只要读过太宰治的这本《人间失格》的人看到,都会认为是毫不夸张的说法。
太宰治一生都在求死,他一共自杀了五次,并且在最后一次“如愿以偿”的回到了他最原始的地方。
《人间失格》是太宰治的自传式小说,书中的主人公叶藏就是太宰治在书中的化身,由此我们可以从叶藏的一生中窥探出太宰治真实的一生。
叶藏(太宰治)出生在一个有钱的人家,从小可谓衣食无忧,在那个普遍艰苦的年代,出生在这样的人家里,理应活成无忧无虑的单纯样子。可是叶藏(太宰治)过于早熟的性格,过于敏感并过早的参透人性的阴暗面,注定他这一生都要与内心的不安作斗争,并最终走向毁灭。
![](https://img.haomeiwen.com/i4579958/10284ec861508b65.jpg)
02
起初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很是痛苦,因为觉得叶藏太过于阴郁了,作为一个小孩子,总是违背自己扮演“小丑”去逗乐别人,这样的小孩是不可爱的,甚至有点虚假,可是读着读着随着自己的情绪被带入进去,这时我才恍惚读懂了这个小小的叶藏,也读懂了太宰治。
因为我产生了共鸣。偶尔的情绪不佳,真犹如一条丑陋的蟾蜍爬在地上缓慢蠕动。
还因为我们都有过这种扮演“小丑”的经历。
前两天同事有给我讲,有次她回家坐在沙发上一句话也没有说,原因当然是出于劳累了一天懒得再说一句话,可这时她两岁半的儿子跑过来,说,妈妈妈妈,你是生气了嘛,我是个乖孩子,以后不惹妈妈生气了。并且还唱起了前俩天奶奶教给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来逗妈妈开心。这时同事说,她乐了,她乐于儿子的懂事,也诧异于儿子的“成熟”。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两岁半的孩童也尚知扮演一个逗乐的角色就可以逗得妈妈开心,并分析更深层次的原因,小孩怕是由于自己的错误惹得妈妈生气,并遭于妈妈的抛弃吧。
于是我们出于被别人“抛弃”的恐惧,来伪装出一个免于被别人“抛弃”的面具。
我想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只是太宰治过于敏感的性格,过于懂得人性阴暗,使得太宰治式的扮演让人读着有点过劲儿了。
再往下思考,我想到了社会上的另外一群人——“自闭症”,也称之为“孤独症”。当然这里的自闭症并不是说医学上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而是我们那些有着自己狭小社会圈,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
这样的一群人,有着和叶藏一样孤独的灵魂,一样认为社会周遭存在着不安,一样认为周围的人统统理解不了自己。唯一不同是叶藏把孤独的灵魂隐藏通过各种搞笑,各种堕落来使得自己毁灭,而现实中的自闭人通过低调的沉默寡言来逃避这个社会给自己定位的和常人的不同。
这样的一类人,发展起来又可以称之为社会边缘人。这类的社会边缘人,有着对于一件事常人不可理解的独到之处,其中也存在极端的因素,有好有坏。通常处于群体之外的边缘人,往往是颓废的,他的内向和整个社会格格不入。比如太宰治。并且如果继续发展起来,要么颓废中如蝼蚁般痛苦的死去,不为人知。要么如太宰治般颓废的堕落自己,并寻找一个试图解救自己孤独灵魂的寄托——写作,成功影响整个社会,虽结局仍为死去。
太宰治就是扮演这样的一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里程碑的角色,他的毁灭式文学使得社会开始重视于自闭人,边缘人的存在,并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与关心。
并且太宰治毁灭式文学也给予了处于不安价值观的我们以精神寄托与共鸣,俨然成了我们可以推心置腹的密友。
![](https://img.haomeiwen.com/i4579958/289950a1f7d0d2d4.jpg)
03
生而为人,对不起。
太宰治“呢喃”式的真挚“告白”,形象的道出了他觉得自己俨然不具备作为人的资格的一生。
于是,太宰治在还没有写完《人间失格》这本书,就毅然决然的跳河自杀了。我想他的自杀,并不是不具备任何人格的,恰恰相反他选择自杀是宣示自己作为人可以最后拥有的权利。
书读完了,文章也写完了,我长出了一口气。并把此书推荐给每个有着独特灵魂的我们,也推荐给在这个社会中独自奋斗,偶尔有不良情绪坚持不下去的——“梦想者”们,希望给予大家以安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