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时期的日记开始融入生活的点滴,进而表达个人情感。虽然仍不是主动记日记,但偶然也会情绪宣泄。青春期的躁动和初开的情窦慢慢爬上心头,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独立思考。
日记的素材逐渐丰富起来,记录这些成长的过程,写周围的人和事,摘抄也发展成另一种日记的形式。难得能得到一本好看的日记本,除了用心书写文字,还要配图,粘贴画。那时候港台明星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各种刘德华,温碧霞,米雪等明星的贴画便成了摘抄日记的图片担当。从别人的文字里寻找自己的影子,慢慢的这些文字也就成了自己的文章。
高中时代是思想逐渐成熟的阶段,日记已然发展到主观能动性的层次,是理想的自我对话平台,记载的东西也是爱好使然,期间更增加了许多对事物的看法。多愁善感的青春侵袭而来,来自学习的压力和生活的迷茫,一度填满了日记。

大学校园里的故事匪夷所思,各色的人际关系也总让人哭笑不得。日记整理着自己的思绪,时时做着拨乱反正的自我疏导,更是情感重要的出处。有时跳跃,有时守旧,有时三言两语,有时长篇大论,日记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
工作之后的一段时间还保留着记日记的习惯。辛苦与忙碌,异乡与孤独,思念与怀念,爱恨与情仇,寄托在日记之上,才能从苦闷与彷徨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与日记相伴的年少和青春时代早已远去,那些满是回忆的日记本也不知道散落在何处了。当我们挥手告别过去,心底却升起无限的留恋。所有成长的阵痛和令人唏嘘的往事在今天看来无不透露出青涩与懵懂,但谁又能说不是弥足珍贵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