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1: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第六章 夏王朝觅踪
导言
出土文献及传世文献中有关夏朝的记载
殷墟等一系列考古发现和研究证实商代史是信史
虽未发现夏朝的遗迹,但先秦文献和周代的青铜器铭文中已屡屡提到禹和夏
根据文献(《尚书》《国语》《左传》和司马迁的《史记》)推断 夏代的起讫年代约B.C. 2070—B.C.1600
一、 “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历史性转变
从禅让制变为继承制,禹传位于启
启去世后由其五个儿子继位,后遭遇太康失国、后羿代夏,最终由少康(重孙辈)及其子杅成功复国,史称“少康中兴”
少康后传位六世至孔甲时,开始走下坡路;传至其子桀时,商汤灭夏
二里头文化、新砦文化和部分河南龙山文化,目前被大多数学者视为探索夏文化的对象
二、夏代考古——二里头文化
地域:河南中西部部分区域和山西西南部部分区域
代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B.C. 1900—B.C. 1600 )
特征:有明显功能划区(北部祭祀区、中部宫殿区和南部手工业作坊),大型建筑具有明确的中轴线规划。
墓葬特点:等级分化明显,以青铜礼器为象征物的礼制已经形成
手工业发达(青铜器、玉器、陶器等)
三、夏代考古——新砦文化
位置:河南新密市刘寨镇
代表:新砦遗址
特征:具有内外两重防御设施,即外边的城墙和护城河,内部的壕沟
考古发现:与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首极为相似的龙形图案以及玉圭、玉琮等高规格遗物
四、夏代考古——王城岗文化
位置:河南登封告成镇
考古发现:刻有“阳城”陶文(禹都阳城);推测小城为夏禹之父鲧所筑,大城才是禹都阳城
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首(网图侵删)五、夏文化探讨
主要活动区域:土壤肥沃、四季分明的伊洛河平原和晋南地区(适合农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