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概念或定义,可能每人感觉离自己挺远,譬如妈宝男,巨婴,估计没几个人承认自己是其中任一个,如果自己仔细思量下。你眼中的自己是不是也是别人眼中的你,想到这问题,自己感觉自己不敢细想,因为自己也不确定自己是否属于上面的分类。自己看自己,虽然也明白自己的缺点,但是很少能上纲上线的给自己归入一个有明显贬义的分类人群。每人眼中自己往往总是评价高于自己真实水准的。
最近听了较多的家庭关系类书籍,还有一些压力管理,心灵类的书的介绍。自己对家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也有想逃离的时候,自己为什么有如此想法?自己却很少问过自己,人类男人进化基因所定,还是原生家庭影响的心理,还是好多心理学所说的关系错位,一切都难以说的清楚。
当婚姻走入深水区,看似平稳,却又有暗流涌动。随着夫妻双方在生活的压力下,变得越来越寡言的时候,双方的沟通即使不吵架,也变得越来越固定化的时候,反而是用表面的平静把问题掩盖起来,双方都知道彼此的对一些事的反应,短期又不可能发生改变的时候,为了减少摩擦,只能用沉默来代替沟通。还有时为了不让对方担心,有些话也不能与对方沟通,最后话越来越少,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并且我们是以爱的名义。本来都是为家考虑,却最后让沉默把爱腐蚀的斑驳。解决之道,还是只有一个办法,双方都还有爱,都能主动的去维护,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影响,或者不是自欺欺人的认为天下太平。慢慢回想,自己一直从小是一个缺少安全感的人,父母那时关爱也少,也是缺少爱的人,感觉自己是一个需要爱需要亲近的人关注,当表现出懂得付出的时候,自己内心渴望的也是得到的回馈。当付出的一直无法得到响应反馈的时候,就感觉内心有失落感,就是被抛弃遗弃的感觉。即使能感受到爱,内心却总是因为缺少安全感,又习惯的去试探或询问确认对方是否真的爱自己。我想好多恋爱中的人也不少也是如此情况。只是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有的直接询问,有的只是委婉表达担心,希望得到对方肯定的话语,眼神,等正反馈,这就是有些粘人的情况。
怎样才能摆脱,那就是让自己成长,成长成独立的自己,内心自洽的自己,弥补过往的缺憾缺失,让自己的人格圆满,独立起来。想起了一句话,爱一个人,肯定是因为对方做了些什么,或者对方没有做些什么。是否真的,谁又能说的清楚呢?感情这东西,它来它走,你都能感觉到,但为啥来为啥走,却又难以说出一二三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