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4日,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可视化集成平台专家评审会暨上线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召开。中国信息系统工程专委会副主任高复先教授、中国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李林教授、中国云计算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刘鹏教授、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副主任张联华教授、国家信息中心网络安全管理处处长邵国安研究员等专家共同出席了本次评审会。


会上,李林教授代表新型智慧城市“三中心一平台”专家联席会和联合设计实验室向评审专家汇报了可视化集成平台研发过程和相关情况。同时,评审专家也在“三中心一平台”联合设计实验室观看了可视化集成平台演示。最终,平台通过评审并正式上线,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可视化集成平台能够在具有一定信息化基础的城市进行快速部署,低成本实现可视化系统集成,对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有重要意义。


在深圳上线的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可视化集成平台,可综合呈现环境、安全、交通、人员管理等关联信息,便于预测、评估以及确定应对措施。比如打开“智慧环境”界面,可以实时监控空气质量并每隔3小时预测生态环境变化,发生火灾突发事件,则可通过“智慧安全”系统及时监控分析,迅速调度消防医疗等部门进行处理,实现城市资源的汇聚共享和跨部门的协调联动。

值得一提的是,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可视化集成平台集成了云创大数据的多个应用,包括环境云-环境大数据开放平台(www.envicloud.cn)、PM2.5云监测平台(www.mypm25.cn)、cVideo云视频监控系统,以及具有全景监控、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城市巡查、环境监测、便民服务、WiFi覆盖等功能的智慧路灯伴侣等,共同以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集成平台实现全面感知、态势预测、事件预警以及跨部门业务协同调度等提供支撑。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是信息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打通信息壁垒,避免重复建设。可视化集成平台的上线运营,成为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了政府、城市治理、社会民生、企业经济信息互联互通“大动脉”,将更好地对城市的综合治理、应急指挥、公共安全、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市政设施、宏观经济、民生民意等状况进行有效掌控和科学管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