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彭晋辉:秋叶与小六的分享记录

彭晋辉:秋叶与小六的分享记录

作者: 晋辉同学写字的地方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07:53 被阅读65次

以下是摘录

秋叶大叔:

我带孩子只要他有勇气能力应对自己的生活就好了,管他幸福不幸福;

PS:幸福不幸福,我能控制吗?又想起史蒂芬柯维的影响圈与关注圈

跨界不难,如果难,我做他干嘛呢?

PS:做到的人说不难,做不到的人说太难了。

学习从碎片到框架,有框架才有了复制;

学习需要闭环,〔高质量〕输出才是最好的输入,不要用“勤奋”代替质量,不要用工作量代替质量;

PS:这两段深以为然。这段时间天天输出的质量不太高,勤奋与坚持不代表质量,足够好的文章输出才有影响力。

跨界三关键,通用能力、背景知识、软能力;

马太效应#立牌坊,赶紧追,追不上没关系,没人在意;追上了,大家都关注了;

跨界两模式:

横向半步、跃迁一层

(能力跨界小白,专才,管理)

(领域跨界:秋叶案例ppt,社群,创业)

(业务跨界新媒体,培训,出版,社群,电商);

谁都跑不掉跨界的命运


彭小六<知识过剩时代的学习>️

吃掉自己的海鞘;

找到一块好的岩石后,海鞘就不需要再用大脑来帮主它找寻栖息地了,因此它就会把大脑吃掉!这样做能够减少它的能量需求,它就不再需要摄入这么多卡路里了。

南极科考第一人;

所谓大圆航法,是采用地球面上两地间最短航线,即大圆航线的球面航法。选取最短的航线,也就是不避绕这条航线上任何的艰难险阻,直冲过去。

普兰克的司机;️

这个故事是查理·芒格讲的:

普朗克的司机——这个故事进入我国后,在流传中被篡改成了爱因斯坦的司机。因为许多中国人不知道啥叫普朗克,但都知道爱因斯坦。

普朗克的成就,并不亚于爱因斯坦,他是1918年的诺贝物理奖获得者。

得奖之后,他每天奔波于各个学府及社交场合,演讲他的理论。讲了段时间,给他开车的司机,听得熟烂。就对他说:教授呀,你每次都讲一样的内容,连标点符号都不带改动的。我都听熟了,这样吧,下次到慕尼黑,就让我替你讲吧,你也歇一歇。

普朗克说:好啊,你想讲,那就你来好了。

到了慕尼黑,普朗克坐在车里,司机登台,对一群物理学家,洋洋洒洒的大讲一番。讲得跟普朗克一样,非常完整的内容。

讲完了,一个教授举手:先生,我请教一个问题……然后问了个非常专业的问题。

听完问题,司机笑了:这个问题,太小儿科了,这样吧,我让我的司机回答一下……

讲了这个故事后,查理·芒格说: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知识,另一种是表演。

许多人,并没有掌握什么知识,而是象普朗克的司机一样,只是学会了表演。

但是这种表演,对当事人,并没有任何帮助。

糟糕的是,许多人入戏太深,忘记了自己只是个司机,而不是普朗克。

查理·芒格的意思是说,有些人并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他们只是掌握了一种表演的内容。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就如普朗克的司机一样,登上讲台鹦鹉学舌,却期望获得普朗克的荣誉。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引发了他们的怨气冲天。

做为搭档,巴菲特也超喜欢查理·芒格的故事,他认为,一个人至少应该具备两个能力:

第一,能够清晰认知自己掌握了多少真正的知识。

第二,能够辨识那些貌似知识者的表演家。

为什么学习:

为了变得更好;什么是更好?在who/where/when时,我看上去更厉害;你在乎的是工具还是应用情景?️

你要学什么:学知识还是技能还是思维?️

浅知识(概念),深知识(分析、解决、判断问题的能力)️

技能的学习:大象和骑象人

行动=意愿能力触发,好玩简单可视化=兴趣&能力=习得性成功

不断获取习得性成功️要学习到什么程度: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

遇到困难的知识:

搜索别人的解释,身边高手的密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彭晋辉:秋叶与小六的分享记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sq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