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5月的一天,61岁的广东籍老人潘鸿忠兴致勃勃地翻看着刚洗出来的照片。原来不久前,老人去四川旅游了,拍了些照片,现在拿出来回味一下。
突然,一张照片令他眼前一亮:这不是个“睡佛”吗?
潘鸿忠记得,那是他在乐山大佛旅游时拍的一张风景照,当时没太在意,现在却越看越像,于是他把照片给四川省文化厅寄了过去,想证实一下自己的想法。
乐山大佛: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
乐山大佛是我国一处非常著名的人文景观,但关于大佛的来历,相信很多人知之不详,这里简要介绍一下。
四川乐山是青衣江、岷江、大渡河三江交汇之地,水流湍急,自古船毁人亡的惨剧时有发生。
唐开元初年(713年),海通禅师为保行旅平安,弘扬佛法,就集资在面向岷江的凌云山一侧凿山修建大佛。
但大佛修到肩膀的时候,海通禅师就涅槃了,工程暂停了很多年,直到后来唐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出资,工程才继续进行。
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章仇兼琼调任外地,工程又搁置了……就这样,直到唐德宗贞元19年(803年),大佛才修造完毕,整整用了90年。
乐山大佛是一座弥勒坐像,高达71米,是中国最大的摩崖石刻,仅佛的脚面就能站百人,乐山也因这尊大佛而名扬海内外,成为人气最旺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乐山睡佛:新的城市名片诞生
四川省文化厅接到潘鸿忠老人发来的照片,非常重视。负责人看到照片第一眼,就觉得实在太像了,于是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考察。
看上图,卧佛的头由整座乌尤山构成,身子和脚由凌云山、东岩构成,而乐山大佛恰好位于卧佛的胸部,寓意“心中有佛”。
还有一个让考察人员觉得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凌云山灵宝峰上,有座灵宝塔,这不是传说中的“一柱擎天”吗?
考察结论:这确实是一座“睡佛”!
为表彰睡佛发现者,乐山市给潘鸿忠颁发了“荣誉市民”称号,并奖励他人民币5000元。
乐山也因为潘鸿忠的这个发现,旅游业如虎添翼,此后中外驴友去乐山,不光要看乐山大佛,也一定要到城东的迎春门码头,远远地看一看“睡佛”。乐山睡佛,成了乐山新的城市名片。
但这么多年,一直有人在问:这个睡佛究竟是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人工创造的奇迹?
也就是说,当初海通禅师选址建造大佛的时候,是不是就有了“心中有佛”、“佛外有佛”这些设计理念?是有意而为之呢,还是纯属巧合?
有争论,但没有结论,不过这么好的一件事,谁也没必要较真对吧?
25年后,当事人掀起一场赔偿诉讼
这件事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是在25年后的2014年。年届86岁的潘鸿忠老人以自己是睡佛发现人却未获得奖励为由,将乐山市政府告上法庭,索赔280万元。
同时,他还把发行邮票侵犯其照片著作权的四川省集邮公司也告上法庭,索赔100万元。
这件事当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支持和批评的声音都有。法院以缺乏法律依据为由,没有立案。
实际上,1989年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还不到2000元,乐山市政府一次性奖给潘鸿忠的5000元,相当于普通职工两年半的工资,但潘鸿忠老人认为:和他的贡献比,这钱太少了。
不管怎么说,睡佛的“发现”,给乐山旅游业带来的效益确实是无法估量的,也给我们的文明遗产带来了更多的价值,不管潘鸿忠老人的诉求是否合理,他的贡献是应该肯定的。
乐山睡佛是人为的奇迹,还是自然的鬼斧神工,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公众号“史小狐”,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