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hú)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xiāo)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pǒu之。”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也太大了,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这个葫芦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píng澼pí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这一段简直醍醐灌顶,任何事物都是有用的,只是人的思路有时候是闭塞的,以后遇到没什么用的物件,记得强迫自己多想一想,能不能有其他的思路,能让物尽其用。
相同的,遇到什么难处,尤其是觉得走不通的路,或者心钻了牛角尖,陷入怪圈的时候,也要提醒自己,思路转一转,一定会有出路,换个方向去找去想。庄子太厉害了!这就是他的自由自在,不困于一个套子里。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chū。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塗,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惠子又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却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现今你的言谈,大而无用,大家都会鄙弃它的。”
惠子再举例,反驳庄子,这棵树就是做什么都没有用,木匠连看都不会看。惠子是国相,而庄子是一个山野农夫,两个人却能做朋友,惠子直接说庄子的言论大而无用。也是够直白的,但还是可以辩论,可以交流。不愧是那个璀璨的年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人和现在的中国人相差甚远。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lí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庄子说:“先生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低着身子匍伏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下窜越,不曾想到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死于猎网之中。再有那斄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
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呢?”
庄子的心啊,比海大,比天阔,在他眼里估计没什么可以计较的。他自己的思想是自洽的,有逻辑有因果,无论哪种说辞都能用他的理论解释。一种理论被称为思想,也是因为可以自圆其说,辩论中能说服别人。
惠子:宋国人,姓惠名施,做过梁惠王的相。惠施本是庄子的朋友,为先秦名家代表,但本篇及以下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寓言性质,并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
一篇逍遥游读了几天,也觉得还是不能都明白,有简单的寓言,有互相辩论,一会儿鲲鹏,一会儿狸狌,一会儿大葫芦和树。就如庄子的逍遥,自由自在,看似不按常理的论述,却反映了很多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