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精读《唐诗三百首》读书
065:王维的这首诗,写出了一种空明澄净的人生美学

065:王维的这首诗,写出了一种空明澄净的人生美学

作者: 谢小楼 | 来源:发表于2020-10-18 09:32 被阅读0次

    王维的《山居秋暝》,我们学过,背过,但是诗中的好处、妙处,未必人人都体会到了。

    《山居秋暝》中的炼字,句法,意境以及诗中体现的人生美学,都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暝(míng),是指天黑。山居秋暝,就是山中秋天的傍晚。这首诗写的是终南山雨后秋天黄昏的景色,是王维晚年隐居终南山时所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一场秋雨,洗过黄昏的终南山,使山中充满了一种令人愉悦的清新气息。

    这里,小楼采用意译这一联的意思,因为很难从语法上落实诗中每一个字的意思,它描写的是一个美妙的时刻,描写的的一种清新的感觉。固执于诗中每一个字的意思,往往就以失去诗中那种美妙的感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从松树的间隙中照下,清泉在洁白的石上流淌。

    因为山林茂密,所以月光是从松月间照下的,因为泉水清澈,所以才能看到泉水在石上流动。这些不经意的细节,却是在为“空山”的“空”字作注脚。

    这两句,仿佛分别去写明月与清泉,其实是融为一体的一幅图景。明月从松间照下,恰好照到了清泉之上。因为天已经渐渐黑了,只有月光照到了清泉,才能看到清泉下面的石头。

    这一幅图景,静谧而美好,令人沉醉。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浣[huàn]女,洗衣女。

    竹林中,传来一阵嘻戏的声音,应该是那些洗衣服的女孩正在回家,河面上,莲叶摆动,应该是渔人下下船捕鱼。

    这一句,依然在点“空”字。有洗衣服的姑娘们,有打渔的渔人,山还空吗?这里就体现了王维高超的艺术技巧。王维先写“竹喧”,表明诗人其实并没有看到浣女,而只是听到竹林里喧闹的声音,王维先写“莲动”,表明王维只是看到莲叶的摆动,从生活常识可以知道,那是洗衣服的姑娘们回家了,那是渔人们下河打渔了。

    山中虽有渔人浣女,但浣女隐于竹中,渔人隐于莲下,山依然是空山。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歇,消歇,逝去。

    王孙自可留,《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劝隐士出山,王维这里反用其意。王孙,原指贵族子弟,这里指诗人王维自己。

    任凭春天的芳华逝去,王孙自可留在这空山之中

    最后一联,点出王维的对人生的看法。

    王维喜欢写空山,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但是,王维的“空山”不止是外在环境的描写,更是他空澄明净的内心象征。

    读王维的这首《山居秋暝》,如果明白了“空山”的象征,就会更能体会到诗中清新空明的意境,更能会诗中无所挂碍的人生美学。

    在这个秋天的傍晚,王维的内心经一场秋雨洗过,变得无比空明澄净。

    他的内心有明月照拂,有清泉流过,澄明无比。

    但是,王维的空明不是远离人世的,不是隔绝尘寰的,正如空山中,有綄女,有渔人,但是,他们并不会把诗人王维拉入人世的烦忧之中。他们与诗人保持着一个舒适的距离,这个距离,不会让王维脱离人世,成为世外高人,也不会让王维堕入红尘,成为红尘禄蠹。

    在传统文人中,最常见的挂碍是什么?一是时光易逝,二是功名未就。而王维就从这两种挂碍中超脱出来。

    随意春芳歇,春天的芳华逝去了,秋日的空山亦是令人愉悦,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美景,每段人生有每段人生的华彩,不必为时光逝去而悲伤。

    王孙自可留,古人劝人出山,求取功名,殊不知,山中自有令人快乐之处,求功名则苦,不若自留山中而乐。

    你看,王维的这首《山居秋暝》,写的不只是表面的秋山晚景,内里有一种人生态度,有一种人生美学。

    读这篇文章的朋友,愿你能找到一座“空山”,愿你能找到一颗空澄明净的内心。

    文 | 谢小楼

    精读《唐诗三百首》065:王维《山居秋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65:王维的这首诗,写出了一种空明澄净的人生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wq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