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日志2022-06-05 端午三天假 晴
我经常在思考,和公婆同住了七年,为什么前五年都还挺和谐,偶有矛盾,近两年却矛盾丛生,生活的主色调基本就是痛苦和沉默?
我有早起的习惯,早起做家务,在沉浸式做家务的时候脑子就可以放空、回忆、反省和思考。这是最近思考的一个问题,同时在想有问题我该怎么处理。
前五年,女儿才两岁左右,是我们急需要公婆帮助的时候,公婆在带娃方面是很大的助力,可是随着孩子长大,在生活上需要他们帮助的地方越来越少,他们一下落了空,除了电视手机又没有什么兴趣爱好。
随着孩子长大,有些地方该大胆放手了,可是公婆内心不赞同也不愿意放手。他们还想要那种被依恋,被需要。最典型的就是吃饭,因为家里吃饭的氛围太差,我都有点打怵在家吃饭,有家都不想回,总感觉那不像我的家,我说了不算。哪怕自问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依旧被公婆不信任,认为不管孩子、不负责。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一个家有两个女主人,婆婆也为这个家操劳,自然有说话的权利,可是我也认为我才是这个家的女主人,当我的生活被指摘,被强行需要按照婆婆的方式去改变时,我是极度抗拒的。我觉得我也有这样的行为,比如我爱收拾,总觉得婆婆衣柜、冰箱塞地太乱,我帮着收拾,自以为在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婆婆过上物品极简的轻松生活,殊不知我也将我的生活方式去强行改变婆婆的。所以,我反思了,冰箱还是要定期整理,不然会产生很多僵尸肉,但是婆婆的房间我坚决不涉猎。这些生活方式倒是很好解决,但是育儿上面的分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没办法调和,按理该听妈妈的,可是婆婆看不顺眼指摘你几句也都得受着。
老公经常说:“我就看到能婆媳和谐相处的。”我最听不得这样的话,言外之意就是我这个媳妇做的不好,我眼里和我身边都是婆媳不好的,看不到好的,不自己反省还经常八婆一样地叨叨。这种话就像:“我一个朋友怎么怎么样”。如果我真是做得不好,你指名道姓,我愿意和那个和谐相处的人请教请教,净说不痛不痒还可气的话。所以后来这些矛盾我就不在老公面前说,免得弄成自己里外不是人。
反省到最后,我发现婆婆没有问题,我也同样没有问题,婆婆是好婆婆,媳妇也是好媳妇,只是借用莫言的一句话:“这个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总有人不喜欢你。这都很正常。而且,无论你有多好,对方有多好,都苛求彼此不得。因为,好不好是一回事,喜不喜欢是另一回事。”
另外就是越来越沉默,很多事我就自己解决了而不和公婆去解释。因为不在一个认知水平,国王也没必要向平民解释决策的缘由,我也不和公婆交流我的育儿理念和人生观。虽然我成家有了俩娃,但是我变得更孤独。孤独不是贬义,就像大学期间,我也是孤独的,我可以和舍友不一样,独自上自习、图书馆,不看剧不逛街不购物,但是我越来越强大。连岳在儿童节送给孩子的话里有一条:“孤独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必须经历的,早一点经历更好。你将来要做大事,做重大的决策,都会有孤独的时刻,周围的人怀疑你、远离你、嘲讽你,挖苦你,敌视你,你绝不能屈服。软弱的人受不了孤独,成不了大器。”
最关键的能量不能用在内耗上,我要变得强大,我要学习向上,我不能因为被误解、被指责、被怀疑、被不理解而影响前进的方向。我被我爱的人爱着,我爱自己,所以我有足够的爱去爱我的孩子,我不怕。
这个三天假,带着孩子阅读、花市还有山南的中央公园挖沙子。妈妈的肩膀够辽阔,够坚挺,能撑得起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7413552/68b78f11edc6401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413552/1c0cbdd36bacbf0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413552/c44ef09ac6a8d84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