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5年记录阅读数据以来,这三年读书的数量一直在增加,15年读了49本,16年读了67本,今年在数量上更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一共137本。
现在看到那些年初看过的书名,有一种很久以前看过的感觉。
谈点儿感受:
1、《柏杨版资治通鉴》这套书一共36本,我从2015年开始看,终于赶在2017年底看完了,这是今年最大的成就!明年打算看《续资治通鉴》,《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白话二十四史》,按照朝代看,从五代十国往下捋,希望年底能看到近代。如果明年能看完的话,后年就把资治通鉴从头捋一遍。
2、今年,我把《书虫》从入门级看到第四级。最初看这套书的目的是学习英语,但后来看故事就成了主要动力,英语方面顶多算是温习。因为书虫里有好多作品虽不是很著名很经典,但非常有意思,非常感人,看的我非常过瘾,如《野性的呼唤》,《红字》,《秘密花园》。因为是一边听音频一边看书,音频的速度决定着阅读速度,所以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地看,遇到不认识的单词,也没时间去查,只能连蒙带猜的,那感觉好像回到了认字之初。因为书虫里的故事因为词汇量和篇幅的限制,都是精简了的,遇到书虫里看的不过瘾的故事,我就去找完整的作品看,因此缘故,我又看了不少外国文学,比如《在亚瑟王朝的美国人》,《吸血鬼伯爵》,《福尔摩斯全集》,《鲁宾逊漂流记》。有不少故事因为时间精力有限,还不能都找出来看。
3、今年看的最多的是文学类作品,我觉得比较好的有几本:《约翰克里斯托夫》,这本书我看的是电子版,看完后又买了纸质书,打算有时间的时候细细阅读,最打动我的是约翰克里斯多夫和他朋友的友谊;《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对农奴制多角度、细腻透彻的观察,而不是单纯的喊口号;《查令十字街84号》和《海上钢琴师》两篇短篇,我专门找了电影看;凡尔纳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我最喜欢《海底两万里》,里面对海底世界的描写很精彩,作者写书的目的似乎是想借助故事普及知识,里面许多地理、生物、航海、生活常识等方面的知识。
给自己看过的书大致归了一下类,主要是历史类和文学类。书单如下:
历史类(27本):
柏杨版资治通鉴:23-36
爱不释手的美国简史
犹太史
厉以宁谈欧洲经济史
龟兹古国
神秘的楼兰古国
印度通史
高昌王国传奇
拜占庭帝国通史
狄更斯谈英国史1、2、3
日本简史
泰国通史
文学类(45本):
汤姆叔叔的小屋
呼啸山庄
基督山伯爵
穆斯林的葬礼
丧钟为谁而鸣
百年孤独
海上钢琴师等短篇
月亮和六便士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王子与贫儿
在亚瑟王朝的美国人
人性的枷锁
安娜卡列尼娜
吸血鬼伯爵
查令十字街84号
复活
刀锋
福尔摩斯全集上、中、下
相约星期二
面纱
永别了武器
约翰克利斯朵夫
24个比利
堂吉诃德
马来故事集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
孤独小说家
三怪客骑行记
西游记
藏地密码1-4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伊斯坦布尔假期
神秘岛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海底两万里
无心法师
战争与和平
大唐西域记
悉达多
我亲爱的甜橙树
人物传记(8本):
海明威传
马克吐温自传
卢梭忏悔录
托尔斯泰忏悔录
有梦不怕路远
快乐一嘉
我本浪人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英文(14本):
书虫入门级:上中下;
1级:上中下;
2级:上中下;
3级:上下;
4级:上下;
汤姆索亚历险记英文
经济类(12本):
华源重组实录
中国并购重组全析,上下,
大败局1,2
资本的崛起
解读量化投资
门口的野蛮人
曼昆微观经济学
国富论,罗卫东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部分
国富论,胡长明,
旅游类(7本):
读享世界
非洲一千零一夜
西非丛林的家
独闯非洲高山王国
红海大漠
非洲十年后半部分
非洲三万里
其余(24本):
一路走来一路读
近距离看美国系列4册
论美国的民主
圣经的故事
二手时间
我的应许之地
穿越百年中东
丝绸之路
天空的另一半
大数据时代
稀缺
罪孽的报应——
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
塔木德
总结,毛姆
毛姆读书随笔
文明之光123册
文学回忆录上、下
解读敦煌:佛陀的本生因缘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