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我读大学的第三个年头,即便回到家还是感觉到村中人对大学生的身份有些羡慕但是随着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多,我知道属于大学生的全盛时代已经过去。我记得19年高考的喜报传遍大街小巷的时候,没有人想到即便是像这样贫穷落后的小村庄里,即便是教育资源本就有些欠缺的云南,也能孕育出走出国门的人才。那是我们村几百年来唯一一个考入牛津大学的女状元。是啊!时代在变化 ,快得好像几年前寒门贵子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过几年就落地生根。快的好像一不小心我们自己也成了过时的人。我记得小时候,不管是高中还是初中习题上总有那么一道题。长大您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时候答案总是出奇的一致,我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将来为家乡建设做贡献。未必人人都想为家乡做贡献,可是没人希望自己的家乡真的差。
常在一个环境呆久了,是会呆出感情的。即便坐井观天,偏安一隅有又什么不好 。小时候,家里很穷。住的是那种土基房这种房在农村很常见。大块大块方形的像是稻田泥巴建成的房子,怎么就能为人们遮风挡雨呢.而好像除了遮风挡雨也没有其他的作用。那时候看电视,也是要等技术人员来安天线叫做有线电视。每逢刮风下雨就看不了而且可以看的频道还特别少。屋子里总是很潮湿,地处低洼,下暴雨的时候雨就会漫到小腿以上。然后我就会和家人拿盆的拿盆,端碗的端碗一起把水舀出去。至于吃的,像每个农民一样,基本上是家里种什么就吃什么。零食基本不会有,要是饿了盐巴水泡饭也能供一顿。像方便面这种奢侈品我要是装病,一年还能向老妈骗钱买一包。连里面的调料都能让我开心的吧唧嘴,以至于后来我很爱吃方便面。还好我家对面有个卖猪肉的每逢过年,就会送点肉给我家,那真是过年最开心的事了。
后来我们到了上学的年纪。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都离住的地方很远很远。于是每天天一蒙蒙亮的时候,我就会踩着小水鞋在大人的代领下,经过泥泞的大路到达学校。那时候小,总觉得学校很大,其实后来仔细看看规模真的挺小的,不大的操场,两个锈迹斑斑的篮球架成了学校唯一的亮点。重点是那操场也是泥土被学生们踩实了才形成的。上课最懊恼的是没有笔,而且一支笔加墨水的钱大约是4元,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了。所以就会花5角钱买一个笔尖,然后把一节细细的竹子用刀削一下,插上笔尖。再把笔向兑了水的墨水里一蘸,就又可以写字了。
初中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有水泥地板和瓷砖盖成的教室,和一些比较完整的绿化。大大的“豪华极厕所”。让我一度在教室里就不想回家。而最最惊喜的莫过于在我初三的那年,教室里按上来电子白板。一度让孩子们很兴奋,一下课,就围着它转。也包括我。那时班里有个大喇叭说:“这个可是高科技,用电脑控制的。”可,真厉害。我想。只是那时候我没注意到那时就有人把大街修上了。还建上了路灯。沿着大街盖起了整齐的浇灌房。
后来我考上了高中,需要到城里去。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去城里。以往去过城里同学和我吹嘘的城里如何繁华,如何美丽,搞得我一直像土拨鼠进城一样激动不已。四个小时的路程硬是一分钟都没睡。直到见证了更大的世界,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之前所处的井口是多么狭小。
华灯高照、阳光灿烂、湖水碧绿、绚丽多彩、灯光闪烁、金碧辉煌、光彩夺目、五光十色、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后,迎来的是一系列的第一次。第一次过马路,第一次买火车票。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旅游。像一串绚丽多彩的珠子,穿在了我人生的轨迹上。在多少个平淡无奇的日子里,熠熠生辉。那时我明白我走出来了,走出大山。
越是走出的步伐远,越是沉迷于城市的魅力。想回家的想法也变得更加遥远。只是偶尔打电话的时候会从她的口里知道一些家乡的动态。路修起来了。路灯改成太阳能的啦。旅游环线修起来了。说实话,内心还是有些隐隐的自豪和高兴。
接连两年的求学,以及兼职。这个假期我要给自己放个假。乘车经过高速公路,原来两小时的路程被缩短至半小时,沿途一路顺畅,一路平安。见到父母多年辛苦盖起的房子。兴致勃勃的带我看家里的智能电视,油烟机,微波炉以及4G手机。骄傲的告诉我怎么在网上缴费。从他们皱纹上透露出的愉悦和满足。
我不经想:“日子终归会越过越好的,生活也是。没有什么不可逾越,也没有什么春暖花开是等不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