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在简书写作的第二十二天。我们都知道,二十一天会形成一个好习惯,我想,从今天开始,应该算是习惯的一个巩固期吧!
前两天在简书上收到了信息,说我获得了“日更达人”的勋章,内心很激动。我知道,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我这二十天持续不断的努力相关的。
从1月4日开始在简书上写文章,刚开始仅能写六七百字,也是想了好久,因为实在没有东西可写,不知如何下笔。但是还是一再逼迫自己,一定要动笔写,不管写得好与坏,不管得到别人怎样的评价,都要义无反顾地写下去。
正因为我内心有这样的信念,才促使我一天天地坚持去写。于是,我给自己定了任务,就是每天挑战自己。因为我初学写作,所以质量方面肯定不过关,只能是从字数方面去挑战自己了。
从刚开始的每天写几百字,到一千字,到一千五百字,两千字,再到现在每天日更三千字。到今天为止,我已经连续日更三千字好几天了。越写越觉得顺畅,觉得内心的话像流水一样缓缓淌出来,静静的,流出我的笔端。我的喜怒哀乐都一五一十地得到释放,我的内心也似乎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在。
下面说一说我是怎么做到日更三千字的:
第一,一定要勇于突破自己内心的障碍,只管写,顺着自己的思路写下去,不要顾忌太多。
刚开始写时,我有点突破不了自我,考虑太多,只想写一些风花雪月之类的表面文章。我怕写出内在的那些太真实的东西,别人会怎么看我?会不会笑话我?鄙视我?嘲笑我?可是坚持了几天之后,我就彻底放下了这种偏见。因为连续好多天,我的文章阅读量都是零,偶尔有那么一两个读者。
你想想,都没有人看你的文章,你还整天在那里纠结啥呀?这不是庸人自扰吗?退一万步讲,即使别人读了你的文章,你只是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了,又没妨碍别人什么事,他们怎么会看不起你呢?相反,只会觉得你这个人很真实,很感性,甚至很可爱。
想通了这个道理。从此以后,我在每一篇的文章里,都写了好多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反省自己的过往,对以前的那个自己嗤之以鼻,甚至自己的以前做过哪些愚蠢的事,有过哪些龌龊的想法,我都没有任何隐瞒,都老老实实地敲在电脑上。我不管别人看了会怎么想,最起码,我自己的内心得到了自由。
所以,我们写作初期,一定要有一个自由写作的阶段,也就是“自嗨"。就像邓小平同志说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如果你只是空有一腔热血,却没有勇气当众表达,我想,是没法持续写下去的。我们在写作之前,必须先把自己写作的欲望调动起来,然后穿越千山万水的阻隔,无所顾忌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第二,每次写之前,都要给自己设定一个任务,哪怕是短短的三百字,五百字。
如果你不定任务,就没有太多的动力促使自己去写。一旦定了这个目标,你的内心就像是有了一种使命感,那种强烈的感觉,会逼迫你赶紧去完成它。当然,刚开始定目标的时候,可以定的少一点,等写得顺手了,再往高定。
像我刚开始写的时候,每天给自己定一千字的任务,写了几天,感觉一千字的目标已经满足不了我的写作欲望了,于是,又定了两千字,然后到现在的三千字,目标都是在一步步地往高拔,只有这样,当你完成任务的时候,自己的内心才会有成就感。那种感觉才是支撑你一路走下去的一种崇高的信仰和动力源泉。
第三,对于我们初学写作者来说,“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先完成,再完美。
我们刚开始接触写作,练习写作,先不要追求什么质量好不好,能否发表,或者想着哪个编辑看到你写的一篇文章,“慧眼识珠”,一下子和你签约什么的。说实话,没有开始写作时,我也曾有过这样的幻想,想着自己能够“一鸣惊人”。可是当我开始真正动笔写时,才觉得那样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也就是有那么一句话:“你的努力还没有到拼天赋的时候”。
还有,就是写作的时候,只管往下写就行,千万别回头看,别去修改。我刚开始写作的那几天,就是写一句改一句,改了,觉得不满意,应该加点名言警句,或者名人故事之类的,于是就上网搜,搜了大半天,也过去了好长的时间,自己当初的那份写作的热情也就消逝了,精力也似乎耗尽了,再把当初写作的那份激情捡回来,简直是不可能了。
所以,你一旦动笔写,不管写得怎么样,一直顺着自己的那个思路写下去就行了,中途不要停下来,不要被其它事打断。就像我们走在一条大道上,你要眼盯着前方,一直往前走就行,不要回头看,不要左顾右盼。只需要向着前面的目标勇往直前。
第四,要相信,一个人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你肯挖掘脑子里的知识和素材,根本不存在写不出来的情况。
通过这段时间的写作,我才知道,一个人的潜力真的是无限大的。只要你肯用心去写,脑子里可写的东西会越来越多,纷纷往外涌。就像家里老人常说的那句话:“脑子越用越灵,不用的话就生绣了”。
的确如此。
你写得越多,才觉得越有东西可写。因为一方面你会尽力去挖掘你头脑中原有的素材,另一方面,“输出倒逼输入”,当你发现文思枯竭的时候,你也会在外界寻求各种途径去填充,比如阅读,看书等,只有当你输入的足够多时,你才有可以输出的能量。就像我们以前听过的老师的授课一样: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
没有足够多的输入量,单靠每天在那里苦思冥想是无济于是的。所以,我们要想每天保证有东西可写,就要保证每天的阅读量,有意识地往自己的脑中输入信息。只有这样,你才会做到文思泉涌。
第五,写作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既然开始了,就要做好长期做下去的打算。
我从二十天前,自己立志写作的时候,就把写作当成了自己终身要去追求的事业。虽然我现在完全是一个写作小白,但是,我深知,阅读和写作会给一个人的一生带来怎样重大的影响。即使成为不了一个所谓的作家,那也没有关系,因为我的内心得到了一种精神的滋养,从而使我有了面对生活困境的信心和勇气。
同时,我觉得,写作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在每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每个清冷寂寥的早上,在每个困意十足的午后,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契机。你也许会放弃休息的时间,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放弃外出娱乐的时间,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忍受着孤独,忍受着那种写不出一个字的心灵摧残。
但是,没有关系。“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我们内心的那份快乐和宁静,身为局外人的他人,又怎么能够体会呢?
这就是我总结的关于写作的一些小小的建议。都是自己的内心所感,也是真切用在我身上的一些方法。
方法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就像村上春树所说:“喜欢的事情自然能够坚持下去”。我也一直认为,不管我们干什么事情,从事什么工作,单靠意志力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意志力是一个消耗品,就像电池一样,刚开始可能起点作用,但是越往后,随着电量的不足,它的作用就越来越微弱,甚至会使你原有的激情消耗殆尽,再也提不起做事情的兴趣。
而一件事情,要想持续做下去,必须有内驱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发自内心真正想干一件事时,你就会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会积极主动地去克服,找到解决的各种途径,因为那是你喜欢的事,自然而然地,你也愿意去为它付出所有的精力。
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顺着这份兴趣,去努力,去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我坚信,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写作也是如此。
既然我们选择了这条路,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即使前路漫漫,风雨兼程,也要在心里给自己点上一盏灯,温暖而有光亮。这样,在我们最迷茫无助的时候,才能够有信心看到前方的那片曙光,从而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就如博尔赫斯说的那句名言:“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 ,我写作是为了光阴的流逝使我心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