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用捣蛋吸引父母注意,而表现乖巧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呢?

孩子用捣蛋吸引父母注意,而表现乖巧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呢?

作者: 西达雅 | 来源:发表于2020-04-10 13:07 被阅读0次

    几个闺蜜带着孩子到公园野餐,大人们在一旁边聊天边忙着铺地毯、整理食物,小朋友们被安排在不远处一起玩耍。这时候,一个小男孩特别调皮地抢夺其他人的玩具,发生了争执,见有一个小朋友来向妈妈汇报,还一脸得意的样子。

    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通常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学习,总有一个孩子会显得格外调皮捣蛋。

    在《理解人性》这本书中,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将这种调皮捣蛋看作是孩子用来吸引父母眼球的方式,而那些看起来似乎表现很好的孩子,其实也很聪明,他们在用听话乖巧来赢得大人的赞许和关注。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并称为20世纪精神分析学派三大奠基人。作为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提出的“自卑感”“社会情感”理论,为诠释和剖析个体性格发展提供了独特视角,非常有诊疗和教育意义。

    在这本《理解人性》中,阿德勒详细阐述了人的行为模式是如何形成,性格的成因和溯源又该如何追寻等问题。

    其中,一个核心观点就是:个体很难偏离童年时期形成的行为模式。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方面,阿德勒认为,个体的行为模式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所受到的家庭影响和教育。另一方面,行为模式根植于性格中很难发生改变,倘若要改变患者当下的行为模式,就必须要从其童年经历入手。

    为什么说个体的行为模式来自于童年时期所受到的影响和教育呢?

    阿德勒在诊治精神病患的过程中,通过对大量的实际诊治案例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如果能将患者童年的记忆准确叙述出来,并且经过正确解读,那么就可以解释患者患病的根源,从而进行有效的精神治疗。

    也许你会说,病人和普通人不同,无法相提并论?然而,在阿德勒看来,“将自变态病例观察中的经验运用到普通人身上,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洞悉普通人的心理活动和特征。”这是因为病人身上的某些特质能够更明显地被识别、被分析。因此,在深入观察、研究的基础上,隐藏在普通人身上的某些影响行为模式的特质就能够被挖掘出来,从而帮助我们更好他为什么会如此行动、有如此反应,更好地理解人性。

    而只有对人性足够理解,人与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关系才会更和谐与安定,避免各种不必要的冲突。

    根据阿德勒的理论,倘若要改变患者当下的行为模式,就必须要从其童年经历入手。

    那么,他是如何追溯这种行为模式的成因的呢?

    在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年轻的女病人来就诊,阿德勒发现,她的言谈中对生活工作充满了抱怨与愤恨,极具负能量。她一方面担负繁重的工作,急躁不安、追求完美。另一方面又大倒苦水,让自己的辛劳在他人眼里变成了不情不愿的笑话。

    作者在帮助女病人追溯其童年记忆过程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发现,比如她对于小时候弟弟的出生耿耿于怀。当时弟弟出生时她才三岁,但她竟然敏感地表示自己感觉到了母亲对她冷落。她想要获得母亲的关注和温暖,于是开始与弟弟各种竞争,如与弟弟比学习成绩。但是当她发现,取得同样的成绩,弟弟能获得更多赞许,而自己却得不到回应时,她开始制造走另一个极端,成了一个“坏学生”。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本来因为“坏学生”人设她收获了母亲的关注,结果随着家中最小孩子妹妹的出生,她所期望的关注又一次被剥夺了。

    女病人一次次追求获得平等关注和对待的努力都宣告失败,又一次次开始新的“战争”。

    这也就是为什么女病人会不停地承担更多工作和生活责任,让自己处于忙碌状态,展示自己的价值,同时又不停地小题大做抱怨这抱怨那,以期能得到更多更公平的待遇。她的性格和行为模式在这一系列的背景刺激下逐步形成,只是自己并未察觉到。

    作为父母,在了解了童年时期的环境、教育对于孩子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后,我们又该如何帮助孩子塑造良好行为模式呢?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宏大的问题,首先,儿童也是独立个体,相较于想要像捏橡皮泥一样,捏出一个完美孩子,我们父母更应该做的是——去观察孩子,了解这个小小的个体身上所具备和正在形成的某些特质,从而更好地进行引导教育。

    书中提到了一个最便捷有效的观察方式便是,看孩子如何游戏。

    很多父母会说,孩子玩游戏不就是在娱乐、消磨时间吗?其实不然,阿德勒认为,孩子对于游戏的态度、所作出的选择以及对游戏的重视程度,均暗示了他对周围环境的态度、他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他与人交往的方式。

    观察孩子如何游戏,其实就是在观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因为游戏是一种社会锻炼,能够充分展现孩子的社会情感。

    比如,要是一个孩子不喜欢参与群体游戏,或者就算参与了,也常常不合群,做出令大家扫兴的行为。再结合他的日常表现,那么就很容易分析出,这个孩子可能个性骄傲、自尊心强。他会担心在游戏中自己做得不好、露怯出丑,为了掩盖自己可能失败的弱点,他干脆不参与任何游戏。

    那么,我们该在孩子不参与游戏时催促他、强迫他吗?不,父母对于孩子的催促与强迫,往往会让孩子产生更严重的对抗、逆反心理,更加排斥参与游戏,参与社会活动。

    找到孩子不参与群体游戏的症结,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在平时的生活小细节处,多给孩子鼓励,给孩子建立自信,将自卑感的影响降低。同时,相较于参与多人的社交活动,我们可以先带孩子和某个他较为不排斥的小朋友玩耍,渐渐的培养与人相处的能力,从而改变已经形成的不愿参与群体游戏的行为模式。

    上述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从观察到引导,父母是可以有效实施干预,让孩子培养形成某种良好的行为模式的,借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更好地指导甚至纠正自身存在的错误行为模式。

    《理解人性》这本书不仅是我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行为模式、性格成因的一个参考,也是对于父母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指南。因为它对于行为模式和性格特质成因的追溯,能够让我们和自身的童年产生联结,从孩子的视角换位思考,更好地理解彼此。

    可以说,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模式,是改变的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用捣蛋吸引父母注意,而表现乖巧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cr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