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作者: 暖心诗词赏析 | 来源:发表于2020-09-22 21:19 被阅读0次

菩萨蛮 李之仪

五云深处蓬山杳,寒轻雾重银蟾小。枕上挹馀香,春风归路长。

雁来书不到,人静重门悄。一阵落花风,云山千万重。

《菩萨蛮·五云深处蓬山杳》写的是暮春之夜,深闺中一女子辗转反侧,情意绵绵,这在词中是屡见不鲜的,但这首《菩萨蛮》却写得另有一番意趣。虽写情思,而环境、景色及周围气氛的描写却是这首词的主要构成,作者以特有的表现方式形成情景两者的融汇,使作品中的一景一物皆成为主人公心灵的图像。

写景的虚实相间,是此词的主要特点。首句写云写山,这原是常见的自然景象,但此中的云是「五云」,此中的山是「蓬山」,句末下一「杳」字,平添一层梦幻般的氛围。这不禁令人想起白居易「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长恨歌》)的诗句,那么词中「五云」、「蓬山」是指真实的山景呢,还是借仙山之名,表现意念中的境象。这一似虚若实的景象传示出迷惘之气,显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惆怅和对希望的渺茫感。接着一句对月夜的描写较实,但作者写雾重,写月小,以昏淡迷朦的景色特点,创造了和首句相同的氛围,虚实景象交融一体,不仅形成画面的和谐,而且进一步映衬出主人公的悲凉心情。

写景的虚实相间,还表现为以充分的想象来充实画面。词中两处写到春风,作者抓住暮春的季节特点,依据春之将逝的自然规律,产生出春风归路漫长的想象。这一想象表现了主人公微妙的意绪转换,是把意识中对出行之人归途的揣想转化而为对春风归途的深沉慨叹,语涉春风,然意在归人。另一写春风的词句「一阵落花风」也包含着想象的成份。女子身处闺中,又是夜间,并不能实见风过花落的景状,这只是她根据暮春花谢的特点所产生的推想,这一推想固然有其逻辑上的必然性,但更透露出内心的无限伤感,她的孤寂,她对青春流逝的叹息尽在这一想象之中。

以人物的主观情感作为结构的经络,是这首词写景的又一特点。从作品的总体结构看,上下两片都以写外景大景为主,云、山、风、雾、月、雁是整个环境的主要构成,但是在这个大环境中,又分别插入「枕上挹余香」和「人静重门悄」两句,展示了女主人公身边的小环境,使人物主体形象比较明朗地显现在画面中,因而增强了大景中所孕含的主观情感的清晰度。同时,大小景两相映照,只觉得大景更迷茫凄清,而置于其中的闺房则更深邃孤寂,进一步突出了人物的心情。作品的首尾构成也颇有深意,首句和末句所写都是云和山,物景相同,但显示的气氛特点和感情色彩却不尽相同,起首以悠渺之景写出内心的怅惘,结句却以云山的层叠显出心情的沉重,两句遥相对应,可见出人物感情的发展。这首词以抒发情感为前提,在景色的描状或结构上都显出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因而虽无直接言情的辞句,却又处处可感深深的情思。

相关文章

  • 菩萨蛮

    昨夜恍惊心寒起,梦醒更觉愁几许。晨霞散光芒,东方吹彻寒。 残露凝霜重,孤云卷尘尽。此情无所依,黯然梦间藏。 ...

  • 菩萨蛮

  • 菩萨蛮

    2018/03/10 执双 春风煦日抚柳腰,细雨活水润新泥。杏梨樱海棠。莺燕鹉...

  • 菩萨蛮

    涼水秋照高秋陽,陽秋高照秋水涼。 滄海一輕舟,舟輕一海滄。 狂風卷白浪,浪白卷風狂。 茫茫情海渡,渡海情茫茫。

  • 菩萨蛮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

  • 菩萨蛮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 菩萨蛮

    春雨一夜湿落花, 江水万里赴天涯。 梦长相见短, 春睡醒来晚。 举杯愁未已, 挥手恨别时。 雨当相逢歇, 泪从别后始。

  • 菩萨蛮

    浅滩飞蛟盼大涛,深城走客寻长蒿。庭内雨悄悄,心雨洒天郊。 恶海终生潮,外客归家老。也学子房夜守桥,不闻玉人箫。

  • 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 菩萨蛮

    【菩萨蛮】 月华如霰秋声早,无书无字天涯杳。 疏影又横窗,夜凉加布裳。 不争存养默,不问从前错。 算是几年心?凡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菩萨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eg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