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和孩子都有这样一个观念,本科、硕士、博士,最好一口气读出来,尤其是学霸型的学生。提到博士,很多人都会投以羡慕的目光,两眼放光。那么学位真的读的越高越好吗,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搞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合理的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还是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历史。我在《不一样的视角看大学》中提到,全世界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两次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潮,一次是纽曼的通才教育也可以说人文教育理念,一次是洪堡的专才教育或者说研究型大学理念。最开始建立的牛津、剑桥、哈佛大学等学府更多的偏向于通才教育理念。但是 19世纪,随着新工业革命已经蓬勃发展,科学与技术日益成为人类进步的主要驱动力,大学也自然成为了教学和科研的中心,反过来极大了促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各个国家都认可了洪堡教育理念,科研成了各个大学极为重视的任务。洪堡理念不仅对德国本土产生深远影响,还对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大学制度和办学原则成为各国大学追从的典范,甚至还影响了美、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进程。1876年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就是充分借鉴德国大学理念和模式建立起来的;日本明治维新中后期也一度以德国大学为蓝本;蔡元培也深受德国大学理念的影响,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在北大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
那么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一个人,尤其是进入了名牌大学的各国精英们,既要学习通才教育,又要深入进行科学研究,可是大学时间就只有四年。不能每一个人都是牛顿和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所以,再优秀的人才四年的时间也会感觉到吃力。为此洪堡理念出现以后,欧洲的很多大学都采用五年制的形式。这一制度也影响了前苏联和中国的清华 、中科大等采用洪堡体制的大学,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期清华、中科大的本科都是五年制。但是随着科学技术越分越细致,5年的本科教育也已经无法培养更加专门的人才了,所以,欧洲和美国一些优秀的大学开始培养博士生。博士其实本质上是一种职业教育,而本科在一些优秀大学则是基础教育。今天很多欧美大学的博士,其实就是通过5-6年的培养使得一个人具备科学研究的职业素养和基本技能,并且开创性的做出了一些成果。欧美的大学最开始是没有硕士学位的,只是在培养博士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工作可能不需要博士教育,而且有的人可能没有想好或者不能适应博士教育的培养,于是出现了折中的硕士学位。这里先明确一下,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难度是有较大区别的,在美国甚至有天壤之别。 在欧美跟中国的硕士是不太一样的,欧美的硕士基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授课型硕士,一种是研究型硕士。授课型硕士是不需要做论文的,基本是在本科通才教育的基础上针对某一个小专业和方向的深化。而中国的硕士则是要作一篇毕业论文。所以美国有很多知名的专业学院。比如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等,这些学院基本是研究生教育,不招收本科生,他们认为一个律师、一个医生是一项神圣的工作,需要一个人本科阶段拥有良好和宽广的教育背景。
写到这里,我们心中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在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科学技术越来越复杂,本科教育可能越来越满足不了专才教育的需求。比如在中国一个本科生前两年开始学习基础课程,同时要准备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考试,第三年开始专业课程,同时还要准备考研 的备考准备。4年的教育别说专才教育,甚至通识教育都基本无从谈起。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读硕士。但是读与不读,仍然需要每一个结合自身情况,认真思考。不要把考研、考博本身作为目的,而是要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规划。看过金庸小说的人都知道,武林高手都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内功深厚,比如段誉、乔峰。一种是外家功夫登峰造极,比如失去了内功却把独孤九剑演绎到极致的令狐冲,但是最后的顶尖高手都必须具备深厚的内功基础。我认为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恰似一个人的内功,可能在找工作,或者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显不出来威力,但是就像达到顶峰的高手都内功深厚一样,决定一个人能够走多远的永远是他在本科阶段积累的底蕴、素养和能力。一个人也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就像武林高手每天的打坐一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坚持水滴才能石穿。无论本科、硕士、博士都不是你追求的目的,也不是你人生的终点。无论你是读书还是工作,只要你一直按照自我规划的方向发展,一定能有所进步和提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