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别乱抢台词,别说“我不行”
班上有个同学考了两次六级都没过,第三次就没再报名了,我问她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她说:“我考了两次都没过,再考一次也不过,干嘛还去浪费这个时间。”
我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两次都没考过,于是就判了第三次也不会通过的死刑,都不去试试,怎么就知道下次一定不会通过?你怎么就知道到那个时候的你英语能力还留在这个水平?
其实,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甚至是在工作中,我们都经常妄自菲薄,过去达不到那个高度就断定以后不会再更进一步,就让自己止步不前甚至错失某些宝贵的机会。
我初中时的一个班长曾经跟我们说过:我从没想过我会当班长,我其实很内向,也没有什么威严,但是我看着大家对我饱满期待的眼神,我决心试一试,我告诉自己可以当好一个尽心尽责的班长,我这么要求自己,最终,我真的做到了。
人的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要拿过去的能力来要求未来的自己,更不应该让过去的能力限制了自己,否则,就永远都不会有进步。
所以,给自己订下一个“不可能”的目标又如何?可不可能,也是由未来的你说了算,所以现在的你不要着急说“这是不可能的”,你要说“我可以的”,然后激励未来的自己全力以赴去完成这个使命。

2、优秀是被“逼”出来的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生在世,适当地有些野心才能成就大事业,而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不要一看到演讲比赛报名海报就说“我不行的因为我怯场”,不要在上司要从公司内部提拔员工,鼓励大家自荐时就说“我不行,我没胜算的”,不要轻易否定自己,更不能随意否定未来的自己。以未来的能力要求自己,订一个高于现在的目标,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完成后,你的能力也会上升一个台阶。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答应每月为《新东方英语》杂志写卷首语,但是作为新东方掌门人,每天要处理的的事务浩如烟海,常常把写卷首语的事忘在了脑后,于是杂志编辑每次都在交稿的前几天开始催他,俞敏洪迫于压力,只好硬着头皮写,但是他是个负责的人,对于不满意的文章绝不出手,一定要写到自己满意为止,最终,在这种被“逼”的状态下,写出了一篇篇富有哲理、激荡昂扬的精美文章。
所以,有时候适时地“逼”自己一把,就可能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收获一个又一个成功。

3、别当不知天高地厚的野心者
制订一个高于目前能力的目标,能够驱使自己去完成,以实际行动去达到那个标准,提高自己的能力,但是这个目标不能太遥不可及,否则,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反而打击自己了的自信心。
目标并不是越大越好,看似不可能的目标不是去摘下天上的星星,也不是一周减重二十斤,更不是一个月从英语四级都没过提高到专业八级,有野心有目标不是不知天高地厚。不要成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笑话。你的目标必须要配得上你的能力范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跃进时期,人们为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订下了一亩田产3000斤粮食的目标,而实际上在现在农业科技发达的情况下,最肥沃的土地最多也就能产1500斤稻子,而在当时那个年代,产3000斤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而最终的结果是人们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根本无心再去想什么共产主义社会,只想填饱肚子而已。
所以,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也不忘估测自己的能力,明白自己的差距在哪里,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否则,只会摧毁自己的自信心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