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身边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姓张,野三关谭家村六组人。一个刚过花甲之年的老头子。此人一生未婚,平日里靠躬耕几亩薄地,间或外出打点零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相当落魄。
常言道,人是三节草,不知那节好。老张正是如此,六十岁那年,天降祥瑞,财神爷终于敲开了他的大门。
原来,2012年,巴东经济开发区在村里规划一条环城路,老张的房屋土地正好在红线之内。这下可好,老张一下子成了让人羡慕的搬迁对象。既然要搬迁,国家肯定要赔偿,结果一番财产评估后,老张得到了近三十万元的补偿款。这还不说,根据安置办的政策,老张还分得了两个宅基地。
因老张没有子嗣,所以他也没打算修房子,于是便把两个宅基地便宜卖了,结果卖了七十万。
好家伙!一个平日里邋邋遢遢的糟老头转眼间就成了百万富翁,这着实让周边的人又是羨慕,又是嫉妒恨。
家有巨款,老张肯定是过上好日子了。看官,你若这样认为,那就错了。你想想,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暴发之后还能干啥?经商?他没有经验;投资?他没有渠道;高消费?他怕糟蹋钱。那怎么办?唯一的只有把钱存进银行了。毕竟这样稳当,让人放心。
老张是打算这样波澜不惊地混一辈子算了,有这么一笔钱存着,就算吃利息,日子也差不到哪里去。可是周边的人能让他消停吗?老张这么有钱,谁不想从他身上挖几个铜板出来?其实早就把他惦记上了。结果就有人来给他说媒的,有人来跟他谈合作项目的,有人拉他去娱乐场所快活身子的……不过这些方面,老张一直把持得很紧,虽然偶尔上点儿小当,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农村有句顺口溜说得好,要得寡妇愿,天天把门串。老张也这样,开初还百毒不侵,但日子一长,在别人细致入微的洗脑工作后,老头子的大脑就开始慢慢活泛起来。
有人对老张说:"老张,你这辈子活错了!”
老张问:"咋错的?你说。"
"人活着,关键要思想放得开,要跟着形势跑。我看你就不行,一辈子只晓得一个勤俭节约……那是MCD时代的活法,早过时了……现在是什么年代?一一这是花花世界呀,是全民享乐的年代。要当吃的吃,当喝的喝,当耍的耍……”
老张反驳:"光享乐怎么行?老辈子说过的,发财好比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滔沙……不瞒你说,银行里我是存有一些钱,但真要是大手大脚花起来,又能管几年?"
"这说明啥?说明你不会挣钱,所以你就不敢用钱……这年头,稍有点头脑的人都在忙着投资挣钱。啥叫投资?那就是钱生钱,利滾利。你看你,全把钱存在银行里,银行的利息能值几个钱,能养活人吗?“
老张转转眼珠子,就问:"哪你说,怎么个投资法?”
别人就说:"放高利贷呀!你看我们村里的刘青山,这些年,人家就干这个事。咋样?房子修了,车买了,还时不时出去旅个游……过日子,这才叫快活。"
"要是把钱借出去了,别人耍赖不还呢?“老头子皱着眉头问。
"扯!现在别人借钱都是要打欠条的,黑字落在白纸上,大红的印子一戳,别人敢不还?现在是法制社会!“
张老头一听,感觉是这么个理。结果就真干起了这行当。
开初,老张胆小,只是几千几千地放。也确实偶有收获。后来胆子就放开了。放款的数额就慢慢大起来,三万,五万,十万,甚至给几位房地产商人借款额达到了二十万以上。
但接下来,老张的放贷事业就开始走起下坡路。一些万元以下的小帐没出啥问题,但是大帐都出问题了。别人是既不还本,也不付息。倘若被老张逼急了,债主子就三百五百地打发他。
我有一次路过广场,正好遇见老张,他虎着脸,嘴里正咕咕哝哝地骂娘。我问:"张伯,啥事不高兴呀?“
老张见问,火气更大了:"这个狗日的王二豪,他借我的钱是本也不还,息也不把。我去找他,他躲着不见我。"
我问:"给他借了多少?“
"十五万呀!已一年多了。”
我给老张出点子:“你可以去法院起诉他呀!”
"我找过,但法院的人说了,欠条上的还款期限还没到,等以后期限到了再说。”
我再也不好说什么了,摇摇头,匆匆地走开了。
列位看官,你道老张为何这般倒霉。其实,但凡民间借贷行为,都多少有点涉黑性质,而靠这个吃饭的人绝非等闲之辈,没两把刷子的根本就吃不开。可这张老头一不能文,二不能武,三没有家族势力。就算他兜里有几两银子,但是有谁把他当回事呢?
老张七八十万的人民币撒到了山上,收不回来倒也罢了,毕竟,钱是身外之物。殊不知更倒霉的事却还在等着他。
2014年的深冬,寒风肆虐。此时,老张猫在他临时搭建的简易房里已四门不出了。如何取暖御寒已成了他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前些年,老张因为穷,生火取暖一直烧柴。可是,这两年有了钱后,老张就不打柴了。做饭取暖要么用电,要么用炭,比以前省事多了。
有天晚上,老张守着一盆炭火,看完了两集电视剧。倦意来了便去睡觉。走进卧室后他感到冷飕飕的,于是便把那盆炭火也搬进了卧室,打算升一下温度。躺了一会儿,他还是觉得寒气逼人,于是又将门窗关了个严严实实。
第二天中午,老张的一位邻居过来找他,敲门却久久不应,打电话也无人接听,顿觉有些不妙,于是将门撬开,跟着又推开卧室的门,一看,惨了,原来老张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已经停止呼吸了。
老张的死因一目了然,他死于一氧化碳中毒。
就这样,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个倍受争议的暴发户,一个孤苦无依的老头子,终于迷迷糊糊地走完了他的一生。
事过两月后,我碰见了张老头的一位老邻居。当谈起老张,这位大爷感慨万千,当即谈了两点体会。
一,人的财富,一定要一点一点慢慢积累。财来猛了,十有八九不是好事。
二,人是有命的。有的人命重,运气来了他是突飞猛进;有的人命薄,运气来了他却伏地不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