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诺奖思考录

诺奖思考录

作者: 奔跑的鳄鱼 | 来源:发表于2023-10-07 19:16 被阅读0次

一年一度的诺奖新鲜出炉,因为有各路大神对其进行解读,使得原本对这些知识和领域一无所知的我居然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冲着这一点就得感谢或者说是庆幸生于这个资讯发达的年代。

每到诺奖公布的时候,总有一些反思的声音,反思作为一个全民重视教育的国度,为什么咱们在诺奖这个领域获奖者寥寥?对于文学奖及和平奖咱们或许还可以争辩一下,强说他们的评判标准很是荒谬,但对于理化生这三项大奖,咱们就真的没啥说的了,人家的科学成果摆在那里,这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咱们是如此重视教育,咱们如此重视智力开发,可为何在诺奖大舞台上没有一席之地?为什么我们只能是一个看客,走不到舞台的中央?如果说是咱们智力有问题,不适合搞科研,这一定不符合实际,因为咱们也出过不少诺奖获得者;如果说咱们不重视科研的话,也不符合实际,因为咱们在教育上投入也是海了去了,是要钱给钱要设备就买设备,无论在科研上投入多少,民众不会有反声音;如果说民众不重视的话就更不符合际了,从幼儿班开始,咱们家长就带着孩子东奔西跑,各种学习,只要是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咱们吃多少苦都无所谓。可为什么咱就得不了奖呢?

问题可能不是出在教育上,而是对教育的认知之上,是社会结构的差异导致了对教育的认知不同。而这些不是靠某个大人物或专家一句话就能改变过来的,要想改变现状首先得改变产生这种认知的土壤,这是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才可以实现。

西方经历了黑暗的中世纪后迎来了文艺复兴,而文艺复兴的本质归根到底就是个人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摒弃那些个作为中间商而存在的教会。另外,西方的社会的财富是分散的,贵族不需要看着国王的脸色行事,可以自由的资助那些神经病科学家做自己的研究。而国王为了从教会那里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他们需要能够证明教会是胡说八道的证据,可以借此削弱教会的威信。

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西方无论是贵族或国王都有资助人进行研究的需要,比如美第奇家族常资助伽利略,让他从事各种研究。虽然国王或贵族资助了这些有科研能力的人,但并没有发号施令的权力,他们只想知道上帝制定的关于大自然运行的基本规律。即便是进入现代,那些大财团也有资助科研的传统,但资助人不会对科研者指定条条框框让他们缩手缩脚。

但咱们这里不一样,大一统是咱们的基本格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咱们这里的宗教必须为上位者服务,需要为上位者之所以上位提出自己的论据,咱们这里的贵族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上位者的恩典,予取予夺全看上位者的态度,除非 自己成为上位者。古代皇帝推行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独立思考的人,主要目的是驯化民众,让他们乖乖地接受社会系统的束缚。以皇帝为代表的上位者拿出相当多的资源作为一种奖赏以吸引更多的人自愿接受教育,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对我们而言,受教育不是目的,而是通过受教育通过各种考试去获得那份奖赏才是目的。哪些人能够受到奖赏需要上位者评判,这就使得我们的后生学会体会揣摩上位者的心思就很重要,对不对不重要受到上位者的肯定才重要,为此我们学会了察颜色说假话的本领。这种风气已经在社会上延续了千年,不是一会半会就能改变的。

民国时期出了一些大家,我们熟知的一些大师在那个年代扎堆出现,这背后当然有一些原因的。旧的评价体系结束了,新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也就是那一代人没有了以读书改变命运的阶梯,再加上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没有从上到下都要遵守思想体系,所以那一代人尽管动荡却也自由,以我们这么大的人口基数之下,出几个天才是很正常的。

为什么我们得不到诺奖,根本原因是我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拓宽知识边界,而是为了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读书只是我们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相关文章

  • 无题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可人类如果不思考,上帝连发笑都不屑。 前有莫言获诺奖,后有刘慈欣获雨果奖,我们,总是不断在...

  • 《诺奖》

    《诺奖》 每年的诺奖得主 我都不认识 陪跑的 只认识村上春树 人家成名了 才知道有这样的人 再想想 别人问我 你最...

  • 702.阿尔及利亚申请SAI和ESSEC的攻略

    更新:HEC无面拒,ESSEC录无奖,ESCP录全奖,EMLYON40%奖。去ESCP了。 ______ Upda...

  • 文学奖书单:从各国的最高文学奖中推荐一本好书给你

    文学奖只知道诺奖?那你一定错过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世界知名的文学奖中,除了诺奖,还有如卡夫卡奖(Franz ...

  • 做科研,别总问“有没有用”

    事实上,几乎所有诺奖者的故事,都说明好奇心、探索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每个诺奖获得者都没有把获得诺奖作为科研...

  • 谁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喜剧而不悲剧呢?

    不带有任何民族情结, 我真的看不懂亚洲第二个获得诺奖的川端康成的诺奖作品《雪国》 68年获诺奖, 72年口含煤气管...

  • 浅谈“诺奖”

    本次诺贝尔奖项名单已经在网上公布,此前国人预测的最有希望获奖的两位中国人并不在名单之内。国人一片唏嘘与失望,沮...

  • 诺奖随想

    随着日本京都大学本庶佑教授获得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意味着仅该校一校获诺奖人数就达到了10人,超过所有华人(两岸...

  • 诺奖感悟

    今天在网上看到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他们兴趣爱好广泛,坚持理想,甘于寂寞,经历无数次的反复实验终于获得成功...

  • 诺奖问答

    1 诺贝尔奖在科学类奖项中地位最高吗? 是。 因为诺贝尔奖是瑞典以举国之力持续做的事情。 诺贝尔晚年想洗清人们脑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诺奖思考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nm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