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中国人性格特征的文章中,常看到“中国人缺少信仰”甚至“中国人没有信仰”的指责。平心而论,绝大多数中国人不信上帝、不信真主,即使所言信菩萨,大多也只是在祈福的层面。
但是这不等于说中国人没有敬畏。在中国的日常社会生活中最深入人心,抑制人性恶的一种说法是“报应”、是“天”。“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百姓这些认识有些是在社会上历朝历代的人,作恶多端必自毙,贪污、腐化、欺诈、作假、邪恶、仗势欺人者,不会在一次得手后就此罢休,总会因短暂的一时得益后一犯再犯,甚至上瘾成性,直至东窗事发彻底失败。小至日常处人处世邻里之间,大至军事、政治国与国之间、人与自然莫不如此。
人在世上活着天天年年感受着天气的变化,“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是最基本的自然规律。再热的夏天,到白露就要转凉了。即使在冬季,一阵回暖以后也必定迎来又一次寒潮。槽来脊去带来一次次冷暖干湿更替,这是自然规律,人们会在这客观规律中悟出人生哲理。
于是中国人信奉,即使经过努力经济条件好了,仍要节俭。“惜衣惜时非惜财,是惜福;求天求地不求人,只求己”。一时困难的,也会相信,严冬即将过去。农民说“粪堆也有发热之时”,只要自己努力,生活终会得到改善。
中国人的报应观并不至于现世,还能追溯到上代甚至祖先,也能荫及或祸及下代子孙。当人们遇到冤屈灾祸时,常会呼出“天啊!是祖先得罪了什么人、缺了什么德啊!”某人积善积德,人们也会说此人必将荫及三代。
关于风水,现代人们已经明白要居住在自然条件好、没有重大自然灾害的地方,出行购物上学求医便利,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一次闲聊中,有人提出那怎么解释阴宅的风水问题。其实也不难作答。在过去,老人离世,能选到不被水淹、不受风蚀、不遭蚁啃的地方作为基地,这个家族中必有懂天文知地理通人事的能人,而且他(或这个家族)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买得起这样的地块,这个家族在他的带领影响下,凡肯努力上进的人都会受到提携或资助,成就一番事业。没出息的后代也可能会出现,但总体上不差,而且会产生良性循环效应。这个解释能否也看作“报应”长期效应的一种解释呢?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是一种生活常识,是印在内心深处的一种潜意识。它不是一种说教,也不是一种行为规范、道德要求。只是通过实际生活得到一种认识,人的认识是能泛化的,能产生联想、推衍。因而这条谚语有助于我们约束自己的言行,产生正面效应。
这条谚语的另一面告诉我们,好事也不能做过头,不可愚忠、愚孝、愚善,不能过于相信他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应施以援手,但不必在他人没有要你帮助时,硬要去帮助而干涉了他人的自由,伤了他人自尊。现实生活中这些也并非是多余的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