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警惕!家庭教育中的三个误区,你躲开了吗?

警惕!家庭教育中的三个误区,你躲开了吗?

作者: 宇航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9-30 13:08 被阅读0次

    开学在即,神兽即将回笼,此时的你,是如释重负地长吁一口气呢,还是把一颗饱经摧残的心脏又悄悄地提了起来?

    实际上,每个孩子身上都带着家庭的烙印,家长才是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才是最有效最长久的教育。

    孩子在家庭中培养了怎样的习惯,养成了怎样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直接决定了他们在学校有什么样的表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成绩。

    而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父母的思维高度。吴军博士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选择了错误的方向,越努力只会离目标越远。

    观察小学六年来一些学生的发展,发现了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几个误区,和大家分享。

    一,“听”比“说”更重要,引导孩子学会专注聆听

    扳起手指数一数,你身边有几个这样的孩子:口齿伶俐,思维活跃,往往一件事你还没有讲完,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这种类型的孩子看起来很聪明,在公共场合不会怯场,和同学交往也不会吃亏,家长往往为孩子的口才自豪,很少主动约束孩子。

    家长们想不到的是,正是孩子的这种自由表达,限制了他的学习和发展。

    曾经听见一位班主任老师恨铁不成钢地说:“就是嘴好使!”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当一个孩子把精力用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上时,很难沉下心来耐心去体会他人谈话的重点。

    如果一个孩子习惯了刚听三句话就插嘴,他往往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他的思路大部分是不连贯的,时而听别人讲话,时而随着自己的思绪发散,虽然听了,但是吸收的东西也是零零碎碎的。

    这种孩子也会把听别人说话的方式带到课堂上去。一节课下来,思绪飘飞,看起来很积极主动,但是掌握的知识总是缺东少西。

    从上小学开始,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学会认真倾听,学会在合适的时间表达。

    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不是滔滔不绝地讲半天,自己都不知道讲到哪里去了。

    “听别人把话说完”不仅是对他人的尊敬,也是在培养孩子专注学习的能力。

    二,你为孩子铺的路,也许都变成了成长路上绕不过去的坑。

    五年级时,班级有个调皮的孩子,让老师十分头疼。不仅自己不认真学习,还带动影响了其它同学。被老师批评时,索性躺在地上大哭大叫,搅得课堂乌烟瘴气。

    老师找家长谈话,家长更无奈,说孩子在家不听管教,情绪激动了还扬言要跳楼,家长在家说话都要小心翼翼,生怕孩子有什么想不开。

    其实,这个孩子从入学开始,就受到了家长无微不至的保护。最初去小饭桌不适应,家长去和老师理论;在学校课间活动时摔到了头,家长去找班任谈话,后来全班的课间活动取消了很久。

    有一次家长们在一起聊天,这个孩子的家长忍不住抱怨班任老师:“孩子淘气,我们做了那么多,就想让她照顾照顾孩子,没想到还那么严!”

    不难看出,正是家长对孩子过分的保护与纵容,才让孩子一点点丢掉了对待师长应有的敬畏之心,也越来越难以沟通和管教。

    斯科特.派克博士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出,溺爱的本质是自私。我十分认同。

    斯科特.派克博士说,判断真爱的标准,是看家长做的事有没有促进孩子的成长。

    正如一棵小树要经历风雨才能长得粗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也必须会经历一些痛苦的时刻。

    他会面对规则的约束,面对触犯法则的后果,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挫折和不快。这些痛苦时刻,是孩子成长需要的,也是正常的。

    而溺爱孩子的家长,往往只想替孩子消除种种不快,因为孩子的不开心也会引发自己难受痛苦的情绪。孩子开心了,家长心头的乌云也散去了。

    这种家长在处理事情时,以自己和孩子的情绪作为标准,很少考虑到事情的结果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影响。所以,这是一种自私的爱。

    正如龙应台女士所说: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做为家长,除了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要学会理智地面对孩子成长中的挫折,过多地参与孩子的生活,想为孩子在老师那里争取一些“特殊待遇”,也许只会适得其反。

    在学校里学不会的规矩,社会早晚会教给他,只是代价太高昂了。

    优秀的老师自然懂得如何“照顾”学生,而一位平庸老师的“照顾”,不要也罢。

    三,小心!别让优秀的孩子倒在攀比的路上

    大部分家长认为,攀比心理对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影响最大,其实恰恰相反,正是那些“别人家的孩子”深受其害。

    原因有两点。

    1.攀比激发并强化了保守型思维。

    在《终身成长》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两种思维方式: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

    那些经常被当做比较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因为身边的老师家长过多地提及成绩和结果,渐渐对自己的“聪明”越来越在意,认为人的才能是天生的,一成不变的。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逃避可能面临的失败的风险,他们满足于做一条“池塘里的大鱼”,不愿意再接受新的挑战。他们的成长也停滞了,这是十分可惜的。

    2.攀比会引发嫉妒心,破坏同学间的友谊。

    同学间在学习和生活中你追我赶,是十分正常、健康的。

    如果家长过分强调孩子和某个同学的差距,而很少关注孩子的付出和努力,孩子也会把努力的重点转向外界环境,对这个同学冷嘲热讽,有时还会想办法排挤打击。

    这种情况在学生中很常见。嫉妒心强的孩子不仅会失去成长路上的好同伴,同时也对人格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把焦点放在孩子的努力及进步上,放在总结失误和如何改进上,孩子的心理负担自然减少了,也就不会把宝贵的精力浪费在“破坏活动”中了。

    时时留意,攀比是株毒草,不要种在孩子的心灵花园中。

    开学了,家庭教育中留意这三个误区,让教育之路走得更轻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警惕!家庭教育中的三个误区,你躲开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oy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