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的精神向度
写作有一个大的背景:精神向度,渴望一种审美的完满。这种精神向度,主要是一种自觉意识,对人的处境的关切。通俗说,人的精神,该何去何从?这是作品和作者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写作或阅读审美的收获,更是个人的完满。这些都是同一的。
写作漂浮无根,浅层化,阅读审美没有扎根,皆和这个精神追求相关,而且是唯一的原因。
审美的获得,不是停留于表面的情和意味,它的获得同时也是对自身的关切,对他人生存境遇的同情。否则还是浅层的,变成了审美消费。
我昨天写了审美一文,今天我意识到有的怕还在老地方彷徨。审美还要回到自身境遇,不是在理论上打转。这种情和意味,还是要返回到人自身才得以体现。
具体操作,就是要反思自己的生存境遇或者精神处境。(推而广之到他人,也是自然而然,不必多考虑。)
我之前说过当今作者们不能把握现实,其实是不能把握精神境遇。
不能扎进内心,就不能把握。
文学艺术,科学\哲学,这些上层建筑,本不是人之必须,人之为人,恰恰是有精神需求,人的精神世界需要建构,而不是任意的虚幻游戏一番。没有对自身精神家园的体察,就不会有审美的建构,审美就矮化为一种消费。
老子为什么出关?他一个闭门读书的人,但知天下事,见微知著,这就是内心体察。大道不行,礼崩乐坏,留下五千言,骑牛西去。
如果读顶级作品,这一点体会会更深。也就是说,审美不是玄想,而是切实地在精神家园辛勤劳作。
在这个物化的时代,审美的动力往往被现实的力量牵绊,现实要求我们碎片化,消费化,表象化。一些作品通过包装,以一种虚假的形象撩拨大众的庸俗期待,却不触及终极关怀。对于人的境遇不做思考,而是迎合一种快餐式的空虚表达。
作者对自身精神处境的漠不关心,是普遍现象,也因为此,作品或许可以比较好看(通过模仿,炫技,符号化,流俗化操作),但作品震撼力没有。比如活着这本书,其实就是缺在这里,精神掉头向下,说严重点,叫犬儒主义的麻木。精神向度和文豪相隔一片大洋。如果意识到一点,莫言余华等就会无地自容,可是他们并不自知。
所有伟大作品,都是将他人当作自身的精神向度上的一环,我就是他,他就是我,我对他有深切的同情,我对自身高度关切。作品的震撼力才贯穿人类的精神底层,作品并非要微言大义,而是有精神追求,在探险过程中丰满起来。作品没有营养,缺乏对大命题的思考,没有对根本性问题的追问,必然经不住时间的考验。
自怨自哀,顾影自怜,这是不够的,没有深入到精神层面。流俗浅薄,迎合消费,贴标签式的拼凑作品,脆弱而苍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