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

作者: 小动物阿拆 | 来源:发表于2020-06-29 00:06 被阅读0次

    很久以前看到学妹写了去色达五明佛学院的游记,才知道一个去了互联网做产品经理的学妹也会有这方面的接触,想想有机会我也想讲讲自己和佛法的缘分。最近也许就是合适的时机吧。

    我对佛法感兴趣的起源,应该还是缘于我妈妈一个学心理学的朋友,这个阿姨在我大学的时候,安利我去参加一些佛学夏令营。后来跟她聊天,她说当时还送了我一本佛经,还说带我一起去哪个寺庙之类的,我可能当时有些抵制,都拒绝了,只去了暑假的夏令营。看来一些偏见还是需要现场实地体会来破除。比如佛教和佛法是两码事,有很多人对佛印象不好,是因为从宗教层面,太多假的信徒给人的感觉太不好了。但是作为一种哲学,佛法智慧是非常深奥的,不是表面上做几件事情,就能去期待收获好的回报。夏令营的感觉很好,我甚至现在还后悔上学的时候没有多去几个。因为,现在连暑假都没有了。

    第一次去了浙江一个偏僻乡村里的寺庙,大家住在寺庙里面的宿舍,每天去寺庙里面一个很大的场地打坐上课学习。同学里面有一个移民加拿大的小姐姐,我对她印象蛮深刻的,她学的是人文学科。她当时说了一句话,化学的根源是物理,物理的根源是数学,数学的根源是哲学,哲学的根源是宗教。具体语言不记得了,大概就是这种意思。同样是学人文学科的我很能get到这种感觉,就是那种每个学科都是相通的。而且从古希腊的历史来讲,现代很多学科都是脱胎于当时的哲学,哲学最初的含义是爱智慧。同时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宗教一直存在,因为科学都是在人类已知的范畴解决问题,而人类无法面对未知的惶恐,这时,宗教就派上了用场。任何人,任何时候,其实都无法解决生活的未知。就算你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有车有房有老婆孩子热炕头,你也可能会突然生病?或者国家政策突然改变?所以用何种心态面对未知是人一生的课题。第一次的近距离体验,至少让我理解了宗教的重要性和深刻性。

    同学里面也有很多学心理学的,主持人也是,也有请到很著名的心理咨询师、心灵瑜伽导师来给我们讲课,其他的还有寺庙里面的僧人和一些企业家。可以感受到佛学和心理学、国学有很多的关联。

    第二次去了全国最出名的那个,在贵阳百花湖。但某些方面感觉跟第一个还不太一样,比如是住在宾馆里,没有直接住在寺庙里面的那种感觉吧,而且分组不是打乱的是按照省份来分组,这样没有太多的机会跟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交流。再后来就没去过别的了。

    后来出于了解文化的好奇心,也想去接触各种宗教。身边也有一些同学信了基督教,也有一个同学研究道教,但是我个人始终还是感觉佛教比较亲近,而且在国内的环境相对稍微好一点。一直有一点想要亲近的想法,也想遇到一些这方面志同道合的朋友。

    为什么最近才正式想要接触这个领域呢?我们这一代小孩,独生子女,房价,越来越少的工作机会,女孩子在就业上的劣势,女孩子的年龄焦虑,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实在是太难逃开这个焦虑时代的焦虑了。而在一个传统中国家庭,进入社会我才体会到生活真实的残酷。这辈子就这样了吗?我每天依然在焦虑。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极简主义》。比日系的整理系书籍语言亲近一点,意识到生活做减法的重要性。但是实践起来,对于这么多年一直在做加法的我来讲,还是很难。

    前段时间,有个老师让我意识到中医文化和传统国学的重要性。我开始每天打坐、练八段锦,以及诵读国学经典。这个老师告诉我,安静就是力量。除了给生活做减法,也要给思想做减法。少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也就不那么焦虑了。

    在以前,我可能不会想到自己真的会去做这些事情,但关键是,这些东西真的有效。在以前,我接触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很多从意识上做工作的工作,也许是自己不够努力,总是感觉在绕圈圈。但这次,从行为,并且是一些简单的行为开始改变,我真的可以体会到自己的改变。我的父母、朋友也可以意识到这些改变。

    这两天在看《佛陀传》,能够感受到佛陀也是从一个普通人修炼成佛,他也有很强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考能力。这个体会送给也想接触这个领域的朋友吧,即便有所谓志同道合的朋友,也需要靠自己的独立思考找到正道。

    最近,虽然也有认识的阿姨跟着很多前辈学习深奥的经文。不过我想我的入门,还是从基础的通俗读物——《佛陀传》、《西藏生死书》和相关历史读物,简单的功课练习——打坐、念《心经》开始,也想尝试大礼拜。希望,我也可以一步一步走向平静,并在平静中获得智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rn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