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手本质:
喜欢辩论的人—喜欢辩论—喜欢听不同意见才有辩论的欲望—喜欢对手
喜欢辩论的人—喜欢辩论的过程—喜欢与人一起准备—喜欢队友
爱的本质
4.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哥林多前书)
6.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柏拉图「爱即灵魂契合 ,共赴真理。」
亚里士多德「爱即赞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笛卡尔:爱就是弥补
牛顿?爱是多巴胺的分泌
休谟:爱是瞬间的感觉
正方四辩稿
谢谢主席,大家好!
首先看对方辩友第一个论点:压力感情论。
说是比赛中争锋相对带来的紧张刺激感会摩擦感情的火花。
第一,让我来告诉你,这是一种恋爱错觉,心理学上被称为吊桥效应,即是说站在吊桥上的男女,由于吊桥的晃动,容易产生心跳的感觉,容易误以为那是对对方的好感。比赛就是过吊桥,会产生紧张刺激感,这是比赛特性,并不是你爱对手的表现。
第二,就算有可能产生爱,但对手无法控制压力的程度,你对我的打击太大了,我承受不来,我感到的只有痛苦和绝望,哪里有什么爱?
再来重申我方观点:
第一,爱是以互相了解、互相依赖为基础的亲密关系。它需要时间相处、磨合、建立默契。一时的新鲜感和好奇感是不能办到的。因此,有大量时间在一起交流讨论的队友,便比只有
场上一小时交锋的对手更具有优势。
第二,辩论赛上,对手咄咄逼人,不断打压,让你倍感痛苦和焦虑。相反,队友却一直在鼓励你、支持你、帮助你,带给你继续前进的动力。场下,我和队友一遍又一遍的辛苦演练,场上,我们共同面对对手的层层攻击。我们一同体验辩论的乐趣与辛酸,一同经历一同成长,不知不觉已培养了深厚的感情。
最后,我相信,是有些人,他们精力旺盛,就爱天天求刺激求虐求打压的人。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的正常人来说,感情生活中,都更容易爱身边了解我、鼓励我,让我感到安全的人,偶尔还能给我点小刺激小惊喜是最好,这是人之常情嘛。
我们只想告诉大家,在感情生活中,相比让你痛苦、给你打击的人,你更容易爱一个,能理解你、鼓励你、支持你,让你感到轻松自在的人。
谢谢大家!
反方四辩稿
谢谢主席,大家好!
我方承认相处时间久了,便产生了感情。但是这只能论证时间能产生爱,不能论证相处时间久的你更容易爱,更了解的你更容易爱。相反,正因为你了解队友更多,你反而更容易发现队友的缺点和不足,更不容易爱。
下面来看我方论证:
爱就要彻彻底底的了解一个人才叫爱吗?
我方认为的爱,是纯粹的爱,本能的爱。
提前不知到你的背景来历,不知道你的人品,就是当我看到你的第一眼,我就心跳加速,荷尔蒙激增,肾上腺素暴涨,我的欲望阀门被打开,我有种本能地冲动,想和你在一起。
我们要讨论的是,在辩论赛的环境下,哪方更能产生这种本能性地生理性的欲望和情愫,即哪方得证。
我方认为 只有一见钟情才能日久生情。
你不一开始对他产生好感,理都不想理他,哪里来更多的交往?我们先有最本能的好感和心动,才有可能和对方继续交往,才能产生 巩固这份心动 的熟悉感和安全感。
那么在比赛中,何者更容易一见钟情呢?我方认为是对手。
第一,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你第一眼看到队友是随意的便装,对手却是正装出席,风度翩翩,展现他最好的姿态。
第二,对手更能带来新鲜感和好奇感。你和对手初次见面,相比已经习惯的队友,便本能的更容易好奇对手的外貌、更关注对手的言行、更期待对手的思路。
第三,对手更能带来心跳的刺激的感觉。在于对手的争锋相对中,对手不断激发我的肾上腺素,我们越打越兴奋,越打越来劲。
第四,距离产生美,正是因为我更不了解对手其他方面,因为不了解他人品好不好,家庭背景怎么样,所以才更容易产生纯粹的爱、本能的欲望。
最后,可能大多数人的看法都是,真正的爱是日久生情,相濡以沫。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爱情的源头本就是一时冲动
在几十年以后,我们白发苍苍,我们回忆到最初的爱情萌芽,老伴啊,你当初怎么会爱我的啊?你会说,从看到你第一眼,我就想得到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