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负责“提供”,但我们不要求孩子非要“接受”。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2297/6926ade08af71640.jpg)
我们永远无法改变别人,不妨先做自己足够舒服。因为只有自己舒服了,孩子才会放松,才愿意观察模仿我们,而不是总处于“不安全”的自我保护状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2297/d365067a22d310f9.jpg)
亲子关系的起点,就是父母的状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2297/775bb4af6bb9c660.jpg)
家庭关系中,我们都不缺“爱”,但往往是“错爱”。我们总把“我认为这是你要的”,当成“这就是你要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2297/94f90c4f29f2d747.jpg)
养育孩子,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因为恐慌而没有机会解决的问题,才永远成为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2297/0bd4c388e1acfdb3.jpg)
把自己的期望变成别人的需要;把“分享/提供”变成了“说教/强加”。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2297/c86dc0870cce0a96.jpg)
我们负责“提供”,但我们不要求孩子非要“接受”。
我们永远无法改变别人,不妨先做自己足够舒服。因为只有自己舒服了,孩子才会放松,才愿意观察模仿我们,而不是总处于“不安全”的自我保护状态。
亲子关系的起点,就是父母的状态。
家庭关系中,我们都不缺“爱”,但往往是“错爱”。我们总把“我认为这是你要的”,当成“这就是你要的”。
养育孩子,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因为恐慌而没有机会解决的问题,才永远成为问题。
把自己的期望变成别人的需要;把“分享/提供”变成了“说教/强加”。
本文标题:【成长日记】绘画&育儿金句摘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tutrtx.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