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的国外诗歌中,有三首诗给我印象很深。一首是叶芝的《当你老了》,一首是纪伯伦的《论孩子》,一首是弗罗斯特的《未择之路》。 很巧,这三首诗分别对应了当今社会的三个热点:养老,教育,择业。
昨天,高中第一次月考各科的成绩陆续出炉了。
月考之前,信息老师在群里发了个消息:信息竞赛生无需参加月考。晚上女儿回来,我故意问她: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你还想不想参加这次月考啊?如果想参加,跟班主任说说,应该也能参加。女儿给我了一个大白眼:你到底是想让我参加竞赛还是不想?好不容易才争取到的两天备赛时间啊,多去机房刷刷题不好吗?
关于孩子是否参加竞赛这件事上曾经很犹豫。记得弗罗斯特在《未择之路》写道:“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我一生的道路。”其实,选择本身是没有对错的,只是在我看来,竞赛之路虽风景优美但充满崎岖。不过既然选了这条路,那么还是要坚定地走下去。信息竞赛和其他科目不同,对文化课没多大帮助,孩子也缺乏兴趣,好在结束时间早,就当锻炼思维方式和毅力了,顺便去碰碰运气。本想着借这次月考评估一下竞赛对孩子文化课的影响程度,看来是无法如愿了。
晚上,和朋友小聚。油田很小,遇到了初中的老同学,算是意外的惊喜。毕业三十年一直没见过面,本来上个月同学孩子的婚礼上应该能遇见的,结果她有事没去成。然后过了一个月,还是在这个偶然的场合见面了,正如一句话所说: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岁月不饶人,大家在一起很开心,也聊了聊养老方面的规划。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在小院里喝喝茶,坐在摇椅上打个盹,去山谷看看柳兰花开,也许会是一种很惬意的生活吧。
回到家后,有些醉意的我给熟悉的几个家长发了微信,问了问孩子们的月考成绩。孩子们都还考得不错,于是我顺利估出了年级前几名的大致排列。恭喜参加竞赛的孩子们,在年级前六名中,你们占据了一、二、四、六的位置,成绩骄人,这还是在信息竞赛生全部缺考的情况下。辛苦了,孩子们,你们用不懈的努力成功捍卫了自己的荣誉。
纪伯伦在《论孩子》里写道: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岁月如梭,孩子们在一天天长大。每天晚上10点,上完晚自习的孩子像潮水一样涌出一中校门,一个个行色匆匆充满朝气。等我回到毓圣花苑,洗漱完向窗外望去,小区内各楼宇一片灯火通明。慢慢地,过了十一点半,各家的灯光逐渐熄灭,大概到了凌晨一点,还是有很少的灯亮着。有时候还能看见隐约的身影,那应该是晚睡的孩子在秉烛夜读。
以前看《冰与火之歌》,记得里面有一段守夜人誓词,感觉很燃,把改编版送给深夜里勤学不缀的孩子们吧:
凛冬将至,我从今开始复习,至考方休。
我将不闲聊、不追星、不游戏。
我将不耽玩乐,不娱声色。
我将悬梁刺股,鞠躬尽瘁。
我是教室的雕像,书房的幽灵。
我是唤醒黎明的号角,闪耀午夜的台灯,
守望课本的双眼,追寻知识的灵魂。
我会将生命与希望献给考试,
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愿每一分耕耘都有收获,每一份付出终有回报。
未来就是现在,尽志可以无悔。
I don't care where we go,Let's start from her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