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世纪基督教世界的雕像艺术 对希腊罗马古典艺术的继承

中世纪基督教世界的雕像艺术 对希腊罗马古典艺术的继承

作者: 暮雨寒天阁 | 来源:发表于2023-04-05 11:58 被阅读0次

    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而言,人生在世不仅仅是为了崇尚神的伟大,作为一个人,其价值更在于神骄傲的自我体现,他是神在人间的天然继承者。他认为人自身应作为一切事物的中心和标准,如古代雅典的智者所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文主义思想的萌发促使他们仔细考察并理解自然,从而对自然的各部分组成作出合理安排,进而构成可信的整体理念。

    思想革新激发了艺术手法的创新。文艺复兴期间,大批天资卓越,造诣非凡的艺术家造就了希腊罗马古代文化的重兴。这种复兴的成果如此惊世瞩目且影响深远,乃至中世纪成为其光芒笼罩下黑暗死寂的角落。偏激的理想主义者出于对政治目的痛斥中世纪为“野蛮状态”,“万象皆非”。然而中世纪是否全然是古代时代与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的文化断层?本文将通过简述人像雕塑艺术发展之过程来分析此问题。

    首先我不得不承认神学思想泛滥的中世纪,艺术之美确实被压制的奄奄一息。教会向人民灌输繁琐哲学,把神的故事当做历史。艺术自然难以幸免。

    柏拉图认为艺术应完全从属于城邦政治,否则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奥古斯丁在自己的《忏悔录》里说,“艺术使他产生一些罪恶的感情和愿望”,他将艺术称为“眼睛流露出的淫欲”。[]这种对艺术的抵制观念在基督教的诞生于成长中得到了沿袭和深化。德尔图良极为反对艺术,视之为异教古代文化——异端邪说的遗产,谩骂艺术为“处在两个魔鬼——嗜好和情欲——巴科克斯和维纳斯的庇护下。”[]

    奥古斯丁坚定地在基督教里确立了新柏拉图主义关于人的肉体存在的罪孽性思想,并宣扬只有对上帝的无限热爱和对上帝人事的热望中才可能摆脱次罪孽。此后,拜占庭“伟大的经院哲学家”普罗克鲁把人解释为一个具有神人特征的世俗存在物。中世纪基督教徒在教会的压制鼓吹下树立了一种观念: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享受上帝创造的果实。可是,尽管基督教神学在艺术面前故作清高,却也不得不凭借艺术所具有的与人性相通的感染力来向人灌输其宗教理念。在能够阅读及书写的人极少的年代里,教会必须依靠绘画、雕塑的直观的表现力来向其成员和潜在的皈依者传达信息。不过它虽然利用艺术,却又对艺术的尘世本性无所不用其极地弃绝,致使艺术逐渐流失真正的精神性、审美性的特征。这种特征恰巧是在希腊罗马艺术作品中鲜明体现的。

    古风时期,希腊人从埃及人那学习到雕刻基数,并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埃及人所创的比例系统。期间兴盛人体的自然匀称美,雕刻家将对称平衡溶于雕像的五官、肢体及姿势,甚至为了使作品更富于他们崇尚的美学原理而牺牲了埃及人追求的平滑自然。希腊艺术家极力寻求优美的设计与自然现象两者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有时趋于抽象和拘泥形式,但有时也令人信服地倾向真实。

    显然,希腊艺术家们不满于呆滞刻板的对称平衡,更希望突破静止的沉默状态。作于约公元前480年的《克雷提奥斯的少年》就是尝试的范例。虽然雕像表面上的变化很少,“少年稍稍转动他的面部,以代替显得僵挺的头部……还是靠两腿站立但他一变而将他的重心放在靠后的一条腿上”[]却已意味着雕像从此走向生活。希腊人喜欢冒险也乐于承担冒险的后果,索性这次的尝试证明了他们的成功。《阿特米西昂的宙斯》鲜明地显示在25年后,雕像由静止而立趋向突出运动。运动的姿势又促使艺术家发现了更易运用的质材——青铜。

    古典时期(约公元前450——前420年),“对偶倒列”(Contrapposto)法形成,并在日后的艺术史上得到娴熟的运用,赋予雕塑、绘画中各种人物形象以生动有力之感。代表作之一是《持矛者》,它描绘了一条经典的倒“S”曲线,瞬间停顿和潜在运动一是稳定地凝聚于其一身。这种曲线在哥特式艺术中倍受推崇且被用于优美的圣母雕像。这个时期的艺术家酷爱以着衣的女性雕像来表现他的风格情调,或朴实或华丽。自然主义的表现技巧的进步使他可以通过雕像的衣饰表现类似现代社会上流行的时尚风潮。

    可见在古风、古典时期,艺术家们获得了模仿自然表象的能力,创造了一些包含有效的构图原则的作品,并懂得了辨别情趣方面的变化。他们在逼真、设计、时尚的要求下,把迸发的灵感倾注于其作品中。

    希腊化时期,雕像作品大量涌现。其最富意义的倾向是题材拓宽和形式上的创新。通过多角度观察,男女老少,希腊人和外邦人被表现得更为丰富:旋转着的形象或复杂的独立式的群雕。但此时期的设计受对过去的艺术的钦佩的影响,起初还有一些创造性、形象化的暗示,到最后就仅剩毫无生气、完全缺乏创造性的东西,甚至是一些粗劣的模仿品。这种令人遗憾的退步可以用作公元前1世纪的《奥瑞斯特和埃勒克特拉》这一典型例子说明。或许因为受此时期哲学的影响,作品特别强调描绘人物忍受痛苦的感情特征。希腊化时期的哲学亦不再追求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和造就美好的社会人生,而是追求个人心灵的慰藉。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旨在否定神学的存在,把人从对神的恐惧中解放出来,以免除心灵的痛苦。斯多葛学派宣传“宇宙本性”,说它既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又是神的意志,人们只有遵循它,使个体本性与之相符,才可免除烦恼。至于自命超然物外、独善其身的犬儒学派则把放浪形骸当做幸福和自由。诸如此类反人性、违常理的主张反映了希腊人失去城邦而引致的内心痛苦和要求获得灵魂成就的愿望。这种起了半宗教作用的哲学一度深入人们的心态,并使宗教的产生势在必行。

    信仰取代理性,神性扼杀人性。随着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出现,基督教应运而生。

    罗马人对希腊艺术十分痴迷,他们热心雇佣希腊的知识分子和手艺人。这为帝国境内成百上千的雕刻家提供了就业机会,他们均受过训练,技术娴熟,并以随时应罗马人的需要复制原作。但这种毫无创造性的模仿风潮必然带来一个恶果——艺术退化为技术。罗马人没有创造出高度艺术性作品的创造性想象,在近二百年内他们根本没有塑造过自己的神,罗马人的宗教无法满足其审美感觉。“导致了罗马的艺术文化和宗教以希腊神话的营养为生,成为对希腊古代作品典范的一种冷漠的模仿”[]奥古斯丁的雕像的骨架就仿自坡力克克利特的《持矛者》,这个成功范例证明:古典结构罗马化了。此时浮雕也处处渗透出模仿的笔迹,但表现得更庄严,常常描绘仿佛永不终止的神话,被大量用于装饰祭坛。从2世纪中期到3世纪危机时期,罗马人深受内战和野蛮人在边境的敲击所困惑,他们寄希望于来世的幸福,开始请人精心雕刻石棺。石棺逐渐成为雕像以往仅有的雕刻题材。

    罗马雕刻从希腊雕刻吸取了许多东西,但在模仿过程中,题材范围缩小了,人性与理性削弱了,谨严之气淡褪了,服务宗教的功能却萌动了。

    中世纪的艺术有两种主要风格——罗马式和哥特式,基督教神学是这两大风格的最大庇护者。

    由于中世纪常被划分为从11世纪后半期到14世纪末期,所以人们往往把罗马式艺术理解为开始于约4050年。但艺术是不容人为地划分的。罗马式艺术是对希腊罗马时代的艺术的沿袭。我们可以从大量宗教建筑的雕塑中观察到这一点。因为在教会的压制下,与世俗生活有关的雕刻作品凤毛麟角,而从公元5世纪起,教堂和修道院遍布欧洲,成为艺术和知识的中心。圣赛南的米耶日维勒(Miegeville)门建于约1110年,是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最早的大规模雕塑之一。门楣的中心装饰着基督升天的浮雕,它的布局、比例的和谐突出了场合的庄重,它的构图非常对称,这大概源于古风时期的美学原理,罗马式作品描述的宗教事件大多类似于此。雕刻家显然对罗马雕塑十分通晓,这从作品人物的特定姿势和理想化的形象可窥一斑。但由于艺术家十分重视对宗教故事的简明表现,常为此牺牲漂亮的比例,任意地把次要人物形象缩短压平,以适应空间要求。这个作品同其他的罗马式雕塑一样,强调精神和宗教的方面高于肉体或物质的方面。

    12世纪,新生的哥特式艺术与罗马式艺术并驾齐驱。其特点表现在尖形的拱、棱状的穹隆和复杂的装饰。文艺复兴时,人们把这些特点视为乏味和野蛮,并将其冠于曾经摧毁古罗马文明的哥特人的头上。夏特尔(Charters)圣母院建于12到16世纪之间,它建于法国最早的信奉圣母的教堂遗址上。西面的王室大门建于约1145到1155年,其中的某些雕塑的风格接近于罗马式,但有了新的要素:一是入口侧柱上的圆柱形雕像,二是门楣中心和拱门环橼都加以装饰,最重要的新趋势是把相邻的各门的雕像都按简明而丰富的表现程式统一起来。

    13世纪的繁荣期,哥特式风格趋于平稳。理想化表现和从自然观察获得的细节被雕刻家融为一体。最典范的雕塑是哥特式教堂入口的门侧柱雕像。更为逼真的人体表现、个性化的面部表情、色彩斑斓的衣饰、富想象力的图案,使这些雕像栩栩如生。

    14世纪,后期哥特式的雕塑更能显示基督教艺术与希腊罗马艺术的联系。且看乔万尼·皮萨诺于1305到1306年做的大理石雕像《圣母和圣子》。雕像采用了典型的罗马面孔——长长的挺直的鼻子、凸起的眉毛和有力的下巴。小基督有一张可爱的圆脸蛋,他的举动表情好像在和母亲闲谈。人物的姿态和面部特征充分体现了艺术家对生活、人性细致观察的结果。但它在优美方面表现出的风格要素纯粹是哥特式的。后期哥特式雕像艺术大多脱离了对建筑的依附,很大一部分是自由站立的优美表现形式。艺术家严谨的观察人体解剖特征和表面肌理,并将之与流畅优雅且倾于夸张的曲线结合起来。至此,希腊罗马雕刻的追求个性、自然等特质已在这一时期的美学原理中复炽。加上此时的创作题材开始转向世俗生活,也引发了艺术家们观念上的其他变化。他们开始对世俗生活中的凡人而非基督的光芒笼罩下的宗教人物产生兴趣,亦开始尝试认识凡尘中的自我。文艺复兴的艺术理念就在这里孕育着苗芽。

    欧洲雕像艺术的发展道路是扭动着的起伏不平的,是非自然却简便的。个中之连贯就体现于它从古典时期,到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及之后各阶段里的循序渐进,体现在它对以往各个时期成就的总结与继承。

    用极端的理想主义来批评中世纪的一切事物是不公平的。纵然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被高唱复兴古典文化的文艺复兴者蔑称为文化艺术的“黑暗时代”,纵然基督教神学的确千方百计、明目张胆的蒙昧世人,企图以神秘主义、禁欲主义取缔古典文化的精髓——人文主义、人道主义、自由和理性,但中世纪基督教世界的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撇不开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牵连。这种内在牵连不但使文化艺术的生命力在压抑的中世纪仍源源不息,更为新的文化纪元的到来奠定了锦绣前程。

    作者:园园刹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71fc7fc69ef1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世纪基督教世界的雕像艺术 对希腊罗马古典艺术的继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ve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