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何夜无月

何夜无月

作者: 鱼儿的七秒记忆 | 来源:发表于2022-10-08 15:32 被阅读0次
摘自网络图片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一个普通的夜晚,一代文豪苏轼到承天寺找好朋友张怀民,二人在寺中庭院散步,苏轼写下著名的《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院子里的月光如积水般澄澈,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是全文唯一的描写句。苏轼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皎洁的月光比作清澈的积水,竹子、柏树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侧面表现月光的皎洁、透明、清亮,宁静的月光与摇曳的竹柏,构成了一幅静中有动、动中见静的如诗如画的庭院月光图。

结尾句的“闲人”如何理解呢?清闲?悠闲?闲情逸致?还是让我们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吧。

苏轼的好友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起初他寓居承天寺,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为品格清高超逸之人。这是苏轼寻找张怀民的原因:一是好友;二是两人处境相同,都是被贬谪之人。

此时的苏轼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获释出狱后,苏轼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且没有薪俸。

苏轼生活困顿,黄州通判马正卿是他的故人,便从州府要来已经荒芜了的五十亩军营旧地给他种。他筑水坝,建鱼池,移树苗,种植稻麦和蔬菜,并在坡边自筑茅屋,号“东坡居士”。“苏东坡”一名也由此名垂千古。

现代散文家余秋雨曾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文中的“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世上少有像我们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表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才能够欣赏它。

“闲人”也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全文85字,却表达出作者微妙而复杂的心境:与友赏月的欣喜 ,月夜漫步的悠闲,忠心贬谪的悲凉,仕途失意的落寞,    人生无常的感慨,纵情山水的自得,自我释怀的旷达……

苏轼被贬,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苏轼的《定风波》正是表达了作者的心声吧。

《记承天寺夜游》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尤其是苏轼面对苦难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着你我,令人赞叹!

相关文章

  • 何夜无月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再回忆起这段时光,会笑着对自己说:何夜无月?不过缺一人如你而已。 一 干热的风肆虐五月干...

  • 何夜无月

    何夜无月,何处无闲人

  • 何夜无月

    中秋已过好多时日,花好月圆的美景依旧。 古人望月亮,肉眼远眺,虽明月当空还是遥不可及,广寒宫里的嫦娥故事或吴刚伐桂...

  • 何夜无月

    晚上嘴里淡的慌,就迈着步子想去买点臭豆腐。出门才发现今晚的风儿甚是喧嚣,不得不裹紧衣服戴上帽子。结果到了校门口,没...

  • 何夜无月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晚上稍微轻松些,似乎心情也特别好。 最近有些忙,很忙很忙快喘不过气来的...

  • 何夜无月?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身处这这茫茫月夜,又有几人明白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呢? 不,没有,是的。...

  • 何夜无月

    东坡夜游小文,意蕴深远,胸怀博大、旷达乐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何夜无月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一个普通的夜晚,一代文豪苏轼到承天寺找好朋友张怀民,二人在寺中庭院散步,苏轼写下著名...

  • 容城:何夜无月?

    起初来容城时,人生地不熟,只是一个人在屋里看书写文而已。 后来和当地人混熟了,她们就带着我在晚饭后出门“遛弯”。 ...

  • 卜算子-何夜无月

    夜半凄凉,东风吹云瘦,折枝扫月望秋愁,添杯浇心透。 钟声敲响,虺音贴耳奏,摘花换酒探春楼,赋词畅情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夜无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wg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