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写作•遇见谈写作拆书稿
我就是想写讲书稿,为什么不可以?

我就是想写讲书稿,为什么不可以?

作者: 卡丽苏 | 来源:发表于2018-10-29 17:10 被阅读43次

最近《我就是演员》中,只要一出现范湉湉,我就忍不住热泪盈眶。还记得她第一场结束时,主持人问她,为什么想来这个舞台。她有点俗气,有点粗鲁,有点委屈的说,很多人都不赞同我放弃《奇葩说》。可我就是想做演员,为什么不可以?


u=3496165326,4002293690&fm=173&app=25&f=.jpg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恋“讲书稿”这东西。
从决定写作“讲书稿”到今天为止,正好三个月,我依然是个“无业游民”,一无所获。从信心满满,到内心崩塌,再到重新起航,我想和那些一样挣扎在这条路上的人分享一些感受。

一、辞职
其实这个过程还是很纠结和痛苦的,有同样处境的朋友可以查看我豆瓣(“卡丽苏”)里的文章。虽然很多人都说,你可以用兼职的方式尝试啊。但是我不想给自己留下退路,或许这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吧。

二、“土豆”老师的课程
土豆老师的课程对于入门级的撰稿人来说,是极好的。第一阶段,主要分享有关于阅读、基础写作、分类写作等实用的专业知识。第二阶段,课程作业全部完成后,会得到各平台投稿经验和样稿。第三阶段,提交一篇书评的样稿,合格后会进入老师的书评群,有机会获得免费新书和推荐给平台的机会。
现在土豆老师提供免费的精简版课程供大家学习,真是良心导师啊。她为我打开了书评影评写作以及文字变现的大门。让我在每次“讲书稿”被拒的打击中,依然保留着一点点坚持下去的自信。

三、第一次讲书稿被拒
第一次写作的过程看似非常顺利,我在一天内就码出了六、七千字。交给某平台编辑时,那叫一个踌躇满志。可很快,得不到回复的忐忑取代了一切。我小心翼翼的私信小编,最终收到拒稿的邮件,心情瞬间崩塌。
不过还是非常感谢那位小编,犀利的指出了我的问题,让我第一次认识到自己与这个行业的距离。我开始尝试修改,但怎么都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这时我又遇到了另一外老师。

四、“葛亚坤”老师的课程
葛老师的课程和土豆老师有一些不同,他只针对讲书稿一种文体,内容更加的深入。从“选书”“讲书稿逻辑思维能力”“自然语言运用”“通用套路”等几个方面进行分享。
每个知识点结束,葛老师都会安排针对性的训练,并对每位学员的作业进行点评。在所有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提交一份完整的讲书稿,由葛老师帮助修改。如果有特别优秀的作品,老师会直接推荐给他的合作平台。
有了第一次被拒稿的经历,给葛老师提交作业我特别慎重。我大约花了两天就写好了初稿,又用了两周的时间,琢磨自己的逻辑,并逐字逐句的去敲打和修改。最后还花了一天的时间进行录读,反复感受后确认没有问题了,才敢发给老师。
结果只是几个小时,葛老师就给予了回复。打开邮件,心又沉到了谷底——“意见:批注开头,不继续批注。建议再认真听几遍课,或多听别人的解读,去感受一下讲书稿的自然语言。”
这段批注,和第一次被拒稿时小编指出的问题非常相似。关键词就在于“自然语言”。我突然想起有一篇罗振宇《提升讲书稿交付感》的文章。那篇文章大约有一万八千字,可想而知是多么的需要耐心。我第一次读的时候,还没有写过讲书稿,什么“线性交付”、什么“势能落差”,看了一大半也不知道罗胖在说什么,所以终究也没读完。再次翻出来一读,真的犹如醍醐灌顶,相见恨晚。

五、罗胖教会我什么是“自然语言”


661e2e8a0532495e8d910ffc1e5b298d.jpeg

为了帮助和我有一样困扰的朋友,我在这里把我重新阅读这篇文章所做的笔记,分享一下。
阅读目的:了解如何提升讲书稿的交付感,也就是如何运用自然语言。
阅读笔记:
1、什么是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是我们天生的语言,是具有对象化的语言,是线性语言。
口语是一种线性交付,我说到这,你就不知道我下一分钟说什么。而书面语是分布式交付,你必须把我的所有的话听完,你才知道我今天说什么。
它最大的优势在于,你听过之后,很容易吸收,不会忘记。这是音频传播最核心的价值。
2、线性交付,打造“势能落差”。
自然语言必须获得一个起点,这个起点是讲述对象心中已有的信息基础。而终点是我们对用户的信息交付。接下来分享的是线性交付的四种常用模型。
<1>难易之间。造成拨乱反正的感觉。例如“原来他们讲的,都是故作高深,我告诉你其实这个事挺简单的,跟我来,我保你几句话就听得懂。”
<2>高下落差。正好和刚才讲的第一个逻辑是反过来的,就是把大家散碎的印象当作例子,最终归纳为一个概念,从下到高寻找他的信息落差。例如“我们看到XX现象,但是我告诉你,你看浅了,这玩意背后有一个很牛逼的东西,是XX概念”。
<3>有无落差,从已知到未知。我们从对象心里先抓一个已知的概念,然后告诉他:“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然后引到一个新的知识点上,从无到有,形成新知的交付。
<4>是非落差。先说一个现象,强行在用户心里植入一个认知,然后再说:“你以为是这样,我告诉你,不对,其实你换一个角度,没准会这么看这件事”。所有的认知都可以反转,这个技巧在于,其实所有的认知都可以事先植入。

综上所述,线性交付的语言套路可以总结为“这事儿挺简单,没你想的那么复杂,他们都是忽悠你,你听我的……”、“这件事很牛逼,哪像你想的那么简单,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知道的这才哪跟哪啊,我告诉你,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情”、“你平时是不是……这么看,我告诉你,这是错的,真相是……”。

3、自然语言的交付心得。
<1>弹幕法。利用特殊的语言,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其实也是“划重点”的体现。例如:“读到这,敲黑板,接下来这个概念很重要”、“刚才说的这几点,听听就算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讲的第四点”。著名经济学家薛兆丰老师就特别喜欢使用这种方法。
<2>投影法。我们尝试在看完这本书之后,闭上眼回想这本书留在我们心里的印象和知识点,这就是知识投射到我们身上的效果。然后再用我们的见识、专业能力,把他转化,反射给用户。这个方法也可以解决写作者面对书中多个知识点不知道如何下笔的问题,什么投射在你心中最清晰最深刻,你就传达什么。
<3>欲望。要保持传播信息和知识的热情,别人听不懂你说什么,你要有多说几遍,换着法子让他听懂的执着。这个劲儿特别重要。

上学时我们念的课本,日常我们看的小说、鸡汤等等,这些都是书面语言的产物。我们自小就被培养着学习书面语言,上学写的作文、论文,进入职场后写的工作汇报、活动方案,慢慢让我们几乎忘记了自然语言带来的魅力。

虽然我还一直走在被拒稿的路上,但不断的学习让我找到了久违的,对一件事情的执着和热情。忘记是哪位作家所说,就算是再成熟的作家,也不能逃避被拒稿这件事情。所以我会更好的接受每一次的拒稿,因为我就是想写讲书稿,为什么不可以?

相关文章

  • 我就是想写讲书稿,为什么不可以?

    最近《我就是演员》中,只要一出现范湉湉,我就忍不住热泪盈眶。还记得她第一场结束时,主持人问她,为什么想来这个舞台。...

  • 我为什么要参加拆书稿,听书稿培训营

    我为什么要参加拆书稿,听书稿培训营? 就是为了学会写拆书稿和听书稿。 喜欢阅读,阅读是最好的输入,而写拆书稿和听书...

  • 写我所知 书我所想

    写我所知 书我所想 ——我为什么要加入拆书稿听书稿训练营? 10年前并没有拆书稿听书稿的写作方...

  • 我为什么要参加拆书稿听书稿训练营

    我为什么要参加拆书稿听书稿训练营 希望自己在参加拆书稿听书训练营中学会拆书稿听书稿。 1、写拆书搞可以倒逼输入。 ...

  • 掉线陷阱4:辨真假争对错

    既然是真的为什么我不可以讲?既然我对为什么我不可以讲? 于是跟自己影子打架的战争开始了 为什么辩真假争对错,没有意...

  • 我为什么参加拆解搞与听书稿训练营

    为什么要参加拆解稿与听书稿训练营呢? 我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学习如何写拆解稿与听书稿。并且通过不断的训练,能够写出...

  • 读书的奇迹-拆解稿听书稿训练营

    我为什么加入拆解稿听书稿训练营? 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那么读书后写一篇拆解稿或者听书稿,就是在遇见更好的自己...

  • 写听书稿要有用户思维

    最近在学习弘丹的听书稿写作课。这几天的启发就是,写听书稿要有用户思维,产品思维,一定要抓住读者痛点去写,抓住读者想...

  • 我就是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写拆书稿

    在整个8月里,到今天为止,我已经拆到第5本书了,正在拆的是《狂热分子》。 本来今天其实应该更新的是第三章的内容,但...

  • 安卓开发 Toolbar封装的的使用

    讲一讲 ,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也许就是想写的什么吧,写代码的时候经常碰到问题,看了很多大神的博客,帮了很多忙。虽然本...

网友评论

  • 战斗的阿黎:能不能问一下,罗振宇的那篇文章您从哪看到的?想看:smiley:
    战斗的阿黎:@卡丽苏 嗯嗯:smile:
    卡丽苏:@战斗的阿黎 从老师那里拿到的。不能外传。哈哈

本文标题:我就是想写讲书稿,为什么不可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wm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