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一种恶劣教养,叫“不会分享就不是好孩子”

有一种恶劣教养,叫“不会分享就不是好孩子”

作者: 遥远的救世主T | 来源:发表于2017-10-22 23:24 被阅读0次

转摘自

作者:小楼老师

我的一位外教带着太太和两个女儿来中国工作。

有一天我应邀去这对夫妇家吃饭,刚好见到了一幕姐妹纷争。

这对夫妇的一些中国朋友给两个女孩儿一人送了一个穿唐装的娃娃。

两个娃娃长相差不多,但是服装有些不一样。

不知道为什么,妹妹不喜欢自己那个娃娃,就喜欢姐姐的。

可姐姐就不肯给她玩。

无论妹妹说什么,姐姐只说“No!”

过了一会儿,妹妹跑去找妈妈,“状告”姐姐不把玩具给自己玩。

我听见她妈妈说:宝贝,如果姐姐不愿意,我也没办法。那是她的东西,你自己去想想有什么办法让她给你玩一下?

妹妹一脸失望,说:那我去找爸爸。

她妈妈说:可是爸爸又能帮你做什么呢?

小女孩想了想说:帮我找她要。

妈妈说:

爸爸不希望看到你难过,可能会帮你找姐姐要玩具。

姐姐如果给了,姐姐又会很难过,爸爸也不希望看到姐姐难过。

不管有没有帮你要到玩具,爸爸都会很难过。

你希望爸爸难过吗?

妹妹说:不希望。

她妈妈又说:所以你自己去找姐姐要最好,对吗?

小女孩点点头,又补充道:可是她不给我玩。

她妈妈说:你能想到一点什么办法和她商量,让她给你玩一下吗?或者你有什么东西她喜欢玩,你们可以交换。

在妈妈的劝说下,妹妹又回到了房间,和姐姐“谈判”去了。

没多久,就听见两个孩子的笑声。

我当时被这个妈妈的方法折服了,她基本没参与到两个孩子的纷争中,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解决。

我和她聊起这件事,问她为什么只是鼓励小女儿去和大女儿商量,而不是让大女儿把自己玩具和妹妹一起“分享”。

她说的话我一直记忆犹新。

她说:

分享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被强迫的事情都不会让人感到快乐。

我们平时也会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东西,但是不会强迫他们“分享”。

她们自己决定要不要和对方分享自己的东西。

曾有个朋友告诉了我这样一件事。

她家小区里有一个儿童活动区,她常常带着儿子在这个地方玩。

有一天,她儿子带了三个玩具车到楼下玩。

玩着玩着一个小男孩走上前,把一辆摆在地上的车拿起来了。

这个小男孩也常被大人带到这里来玩,所以也算是认识。

但是朋友儿子似乎不想和他一起玩,就走上前去把玩具车抢了回来,又摆在地上。

这个小男孩走过来,又把玩具车拿起来,说了一句:借给我玩一下嘛。

她儿子很不开心地说:不,我都要玩的。

这时,小男孩的妈妈也过来了,对他们说:你们一起玩嘛,玩具要一起玩才好玩。

那个小男孩发现自己妈妈也在“支援”自己,似乎更加理直气壮了。

朋友看到儿子满脸委屈和不情愿,就说了一句:他现在还不想和你玩,想自己玩,下次再和你玩好不好?

小男孩的妈妈听了以后很不高兴,也不知道是对我朋友还是对他儿子说:

我们有玩具都是带出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小朋友要学会分享,会分享才是好孩子。

朋友很尴尬,劝儿子和小男孩一起玩,可儿子越发倔强了——说什么也不肯。

朋友只有对儿子说:刚才外婆说给你的水果洗好了,我们回去吃水果吧。下次再把车带出来玩。

这样才从那个小孩手里把玩具拿回来。

但是小男孩的妈妈很不高兴,之后在楼下见到也不再和他们打招呼,似乎也不许孩子再和他家孩子玩。

一定要“分享“才是好孩子?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可这些东西,我们未必想和别人分享,也不一定要去分享。

成年人如此,孩子也是如此。

分享本来是一种美德,但是所有的美德都应该有一个前提,就是自愿。

如果忽略了这个前提,就会变成利用“美德”的名义,侵害别人的利益。

父母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个前提,很容易误会自己孩子不好,不友善。

其实不是,他们只是比成人更能直接表达自己感受而已。

如果孩子自愿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他感到快乐,分享的后果是他满意的,他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分享”的美德。

但如果他每一次“分享”都是被迫,甚至被人用「 不分享就不是好孩子 」之类的言语勒索、绑架。

他不仅体会不到分享的乐趣和好处,还只能忍受别人一次次的道德绑架,渐渐不敢为自己的“权利”出声。

当父母想要教给孩子“分享”这种行为时,要用引导的方式,而不是强迫。

有一个妈妈的方法可以借鉴。

她的小孩有很多书,还有一些是国外带回来的原版书,比较珍贵,孩子自己平时看都很小心。

家里来了亲戚朋友的孩子,都会对她小孩的书感兴趣,想要拿来看,甚至想要借。

她让孩子把书分了类,有一类是最喜欢的,一定不会借给别人的书;有一类是只能在家里看的书,当然还有可以借给好朋友的书,可以送人的书……

这些书怎么分类,都是孩子自己决定的。

有人想借或者想看,要看属于哪一类书。

她和丈夫常给孩子买书,也有人送书,所以一段时间后小孩就会将书重新分类。

那些曾经“最喜欢”的书可能会变成“可以送人”的书,然后他就会想起曾经谁很想看这套书,有机会的时候就告诉这个人,把书送给他,或者借给他……

她的小孩一点也不自私,反而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孩子。

她也一点不担心自己小孩在外会被别人无谓占便宜,因为她小孩从小就知道怎么对待那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如果想让孩子学会分享,也可以在他们被别人拒绝的时候启发他们思考。

当他们想玩别人玩具被拒绝时,可以提出,将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别人,再问别人借自己想要的东西。

孩子可以说:我把我的这个玩具给你玩,你能不能也把你的玩具给我玩?

这种方法其实是一种商业上被推崇的谈判技巧——我先给你一个属于我的东西,再问你要我想要的东西。

父母不要认为孩子不愿“分享”,就是没有教好孩子,其实“强迫分享”才是非常恶劣的教养之一。

如果孩子不愿分享,根本不用批评他,甚至可以告诉他:你可以不用分享。

属于孩子的东西,分享不分享,决定权在孩子手上。

相关文章

  • 有一种恶劣教养,叫“不会分享就不是好孩子”

    转摘自 作者:小楼老师 我的一位外教带着太太和两个女儿来中国工作。 有一天我应邀去这对夫妇家吃饭,刚好见到了一幕姐...

  • 父母能量卡3⃣️

    【教养不能复制,但不会只有一条道路,教养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放养优于圈养,这个不行,那个不准,怎么教出好孩子? 每...

  • 杂感

    有一种品质,被称为教养; 有一种思想,被叫作高尚; 有一种勇敢是无畏; 有一种富有叫善良; 有一种快乐来自于分享!

  • 日签——day825

    01 有一种教养叫能照顾到别人情绪 有教养的人,会把别人的感受放在心上,尽量避免提及别人的情绪敏感点,不会让自己和...

  •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有一种教养叫能照顾到别人情绪 有教养的人,会把别人的感受放在心上,尽量避免提及别人的情绪敏感点,不会让自己和别人都...

  • 有一种教养叫厚道

    (一) 和儿子去超市买东西,超市很拥挤,好不容易采购好了全部的东西,才发现收银的地方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 只好和儿...

  • 有一种教养,叫“尊重”

    下星期幼儿园要举行运动会,老师组织了班级群的讨论。老师的目的很明确,孩子们走方阵的时候,需要手握道具,身穿校服。手...

  • 有一种教养叫“不说”

    人活了一辈子,人生会经历过一个这样过程:在很小的时候先是牙牙学语,长大后寻思着能言善辩之人在社会吃得开,就想着希望...

  • 德国教育55则之首:孩子像花也像大树需要呵护更要历练!死知识和活

    教养不能复制,但不会只有一条道路,教养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教养不能复制,但不会只有一条道路,教养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 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绪教养1

    情绪人人都有,孩子有,大人也有,喜怒哀乐时刻伴随我们,今天开始给大家分享《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绪教养》! 1. 情绪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一种恶劣教养,叫“不会分享就不是好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xo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