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分析,顾名思义就是找出哪几项之间是有关联关系的,举个例子:
TID | 购物记录 |
---|---|
1 | 面包、牛奶 |
2 | 面包、尿布、啤酒、鸡蛋 |
3 | 牛奶、尿布、啤酒、可乐 |
4 | 面包、牛奶、尿布、啤酒 |
5 | 面包、牛奶、尿布、可乐 |
以上是五个购物记录,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购买了尿布的人其中有3个购买了啤酒,那么久我们可以推测,尿布和啤酒之间有较强的关联关系,尽管他们之间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联系,也就是能得到规则:
因为购物分析能较好地描述关联分析,所以又被叫做购物篮分析。
为了较好的描述这个分析的各种名词,我们把上面的表格重新设计一下:
TID | 面包 | 牛奶 | 尿布 | 啤酒 | 鸡蛋 | 可乐 |
---|---|---|---|---|---|---|
1 | 1 | 1 | 0 | 0 | 0 | 0 |
2 | 1 | 0 | 1 | 1 | 1 | 0 |
3 | 0 | 1 | 1 | 1 | 0 | 1 |
4 | 1 | 1 | 1 | 1 | 0 | 0 |
5 | 1 | 1 | 1 | 0 | 0 | 1 |
把每一个购物订单中,涉及到的商品都变成1,没涉及到的变成0,也就是将各个商品的购买记录二元化。
当然肯定也有多个分类的情况。
那么面包,牛奶这些就叫数据集的项,而他们组合起来的子集就叫做项集。可以为空,空集是不包含任何项的项集,如果一个项集包含k个子项,就叫做k-项集。
订单12345叫做事务,某个项集在所有事务中出现多少次,叫做项集的支持度计数。
在上面的表格中,项集{啤酒、尿布、牛奶}的支持度计数为2,因为有两个事务(3、4)包含这一项集。
关联规则的衡量
用支持度和置信度来衡量,假定存在规则,其中X和Y是不相交的项集,则支持度为:
其中N是数据集中的事务个数,相当于表示该规则在数据集中出现了多少次。
置信度为:
置信度的意思就是,在出现X的情况下,有多少次同时出现了Y,代表这个关联规则的频繁程度。
注意置信度的分母是,因此这个评价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核心目标
关联分析的核心目标就是找出支持度大于等于某个阈值,同时置信度大于等于某个阈值的所有规则,这两个阈值记为和。
为了更有效率的完成这个过程,通常把关联规则算法分为两步:
- 频繁项集的产生,目标是发现满足的所有项集,这些项集称作频繁项集。
- 提炼规则,从上一步发现的频繁项集中提取所有高置信度的规则,称作强规则。
可以看出来,首先要求得频繁项集,这步骤的开销很大,但是只需要考虑支持度就可以了,第二步只考虑置信度就可以了。
下面就可以分两步来解析算法:
找到频繁项集
首先我们可以把项集联想成一个树形结构,每层代表着不同的k-项集,依层递增,非叶子节点来自于他的几个父节点的并集,如图:
树形结构
先验原理
我们肯定不能通过传统的方式,遍历这些节点,算出支持度,然后筛选掉不满足最小支持度的那些,这样开销太大,因此我们引入先验原理,来辅助剪枝。
先验原理:如果一个项集是频繁的,那么他的所有子集也一定是频繁的,如果一个项集是非频繁的,那么他的所有超集也一定是非频繁的。
这个原理不难想象,假如一个项集{a,b}是非频繁项集,那么{a,b,c}肯定也是,因为ab是,在{a,b,c}中与之关联的c必须在ab出现之后才存在,因此他的支持度肯定不会大于{a,b}。
频繁的就是支持度大于等于最小支持度的项集,非频繁就是小于的。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定理,把非频繁项集的超集一并从树中减去,这样就能大大的降低计算次数,如图:
非频繁剪枝
虚线圈上的,就是在{a,b}确定是非频繁项集之后,剪掉的超集,这些是不用计算的。
根据这个原理,可以说一下Apriori算法。
Apriori算法
根据上面说的先验原理,Apriori算法先从项集宽度最低的1开始,遍历所有的项集支持度,找出频繁项集(因为第一层在找出支持度之前),之后根据先验原理,挑选任意两个频繁项集组成2-频繁项集(很简单,如果挑非频繁的,那组成的项集就不是频繁项集了),再用2-项集挑选3-项集,直到挑选不出更高层次的项集为止,把这些项集作为候选项集,如图:
图中1-项集中,啤酒,面包,尿布,牛奶的支持度大于等于3(设为3),则由他们组成2-项集,继续筛选满足支持度不小于3的项集,再由2-项集生成3-项集,这就是Apriori算法筛选频繁项集的基本步骤。总结如下:
- 初始化,遍历数据集,确定每个项的支持度,之后根据筛选频繁1-项集
- 接下来使用上一次迭代发现的频繁(k-1)项集(k>=2),产生新的候选k-项集,具体如何产生下面会说。
- 再次遍历数据集,确定候选k-项集的支持度计数,这里需要使用子集函数确定包含在每一个事务t中的所有候选k-项集。
- 筛选支持度不小于的项集,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候选项集。循环到第二步,循环迭代。
- 当没有新的频繁项集产生时,算法完成。
如何产生更高层的候选项集
上面提到了用k-1项集生成k-项集,那么如何才能最有效率的产生k-项集呢,这里用了的方法,也就是找到一对(k-1)-项集,当他们的前(k-2)项都相同时,进行合并,合并之后的结果就是{},因为前k-2项是相同的。
举个例子:
可以看到,在2-项集中,只有{面包、尿布}和{面包、牛奶}是可以合并的,因此我们就能得到3-项集{面包、尿布、牛奶}。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算法必须保证所有的(k-1)-项集都是频繁的,而且是有序的。
如何确定支持度计数
上面说了如何产生候选项集,接下来就是如何更有效率的确定支持度计数了,同样,如果遍历一个一个查的话效率是很低的,我们可以用枚举的方法遍历每个事务包含的项集,以查找3-项集为例,如图:
某个事务的项集分解
因为我们要查3-项集,因此树状结构就分到3-项集为止。
因为3-项集的开头第一个项肯定在1,2,3之间,我们就设定这三个数为三个分支,无论到哪个节点,都严格按照这个来分(1在左,2在中,3在右),在下面的层次中如何碰到比123更大的,则再向右分,就可以得到图中的关于事务t的所有3-项集。
有了所有项集的列表,我们可以用候选项集去匹配这些项集,从而看t中是否包含候选项集,如果包含,则支持度+1。
可以使用Hash树来进行匹配,从而实现支持度计数。
如下图,就是一个Hash树的例子,每个内部节点都使用Hash函数来确定应当沿着当前节点的哪个分支向下,所以1,4,7就到了同一分支。
我们对于单个事务,可以遍历Hash树,设事务为t,则保证所有包含属于事务t的候选3-项集的叶节点至少访问一次。
由于我们之前已经通过树的方式枚举出了t中所有的3-项集,那么我们跟这个Hash一走分支,找到对应3-项集的就+1支持度,即可算出每个候选项集的支持度。
提取规则
提取规则相应的比较简单,设有频繁项集Y,我们忽略前件为空和后件为空的规则,每个频繁项集能产生个关联规则,提取方法就是将Y划分为两个非空的子集X和Y-X,使得满足置信度阈值也就是最小置信度。
规则提取的基础一定是频繁项集已经寻找完成,因此不需要考虑支持度的问题。
同样的,提取规则也有一个原理:
如果规则不满足置信度阈值,则形如的规则也一定不满足置信度阈值,其中是的子集。
参考频繁项集的寻找过程,我们可以利用树形结构对规则进行剪枝。
树的每层对应规则后件中的项数,如图:
关联规则剪枝
假设规则{} {}不满足置信度阈值的要求,那么可以丢弃后件包含{a}的所有规则,如上图所示。
至此我们经历了寻找频繁项集和提取规则的过程,基本Apriori算法就算完成了,不过还有一些需要考虑的细节。
频繁项集的紧凑表示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频繁项集产生的数量可能很大,所以很难表示,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方法,找到一些有代表性的频繁项集,以保证其描述性。
通常有如下两种方法:
极大频繁项集
所有超集都不是频繁项集的项集叫做极大频繁项集.
如图:
图中灰色的是非频繁项集,白的是频繁项集,加粗的是极大频繁项集,很明显能看出,加粗的{},他的超集(也就是树中他的下一层跟他关联的节点)都是非频繁项集,因此{}就是个极大频繁项集。
这种表示很明显降低了需要表示项集的个数,我们需要别的候选项集,直接取极大频繁项集的子集就行,任意一个肯定都是。
但是这么做,表示不出他们子集的支持度,所以就需要再遍历数据集,确定非极大频繁项集的支持度,不是很方便。
所以我们还可以用闭频繁项集来表示。
闭频繁项集
先来看闭项集的概念:
项集X是闭的,如果他的直接超集都不具有和他相同的支持度计数。
那么闭频繁项集的概念就很好理解了:
一个项集是闭频繁项集,如果他是闭的,并且他的支持度大于等于最小支持度阈值。
如图,我们假设是40%。
则深色的就是闭频繁项集,支持度大于等于40%,而且他的超集支持度跟他都不一样。
这种做法可以保证支持度和描述性。
多分类属性的处理
之前举的例子都是二元分类的,要么1要么0,下面看多分类的,我们很容易想到可以用独热编码解决这个问题,把所有分类二元化,但是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有的属性值可能会不够频繁,没办法成为频繁项集。
所以最好是把多分类的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化,不要针对每个属性都设置独热编码。
或者将不太频繁的属性值合并为一个称作其他的类别。
所以面对多分类属性,我们要做的就是:
独热编码二元化-针对这些值进行一定的合并,或者分类或者并为其他 - 删除冗余的项 - 避免包含多个来自同一属性的项的候选集(例如{},被写到了一个候选集中,但是实际上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由于独热编码进行的二元化而产生了这种情况,需要避免。)
处理连续属性
我们也会遇到一些连续属性,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处理:
图中的年龄和年收入就是连续属性
- 离散化,比较常用,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等宽,等频率或者聚类等算法把数据分类,达到离散化的目的,再进行关联分析。
这种做法有一个问题就是分类的效果取决于区间的个数和跨度,如果取不好很难得到理想的结果。
图中的年龄就是离散化的
- 基于统计学的方法
为了产生基于统计学的关联规则,需要指定用于刻画有趣总体段特性的目标属性,保留目标属性,对其他分类属性和连续属性二元化(注意包括其他的连续属性)。
从二元化数据中提取频繁项集。
之后用总体段的统计特征(均值、中位数、方差、绝对偏差)等对目标属性在每个段的分布进行汇总。
如果要验证统计出的值是否具有统计意义,可以参考假设检验中针对不同比较的不同公式,这里不再举例。
- 非离散化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文档关联分析,具有低支持度的特点,可以用mini-Apriori的方法来分析,在这种方法中,给定文档中词之间的关联通过取他们的规范化频率的最小值得到。
mini-Apriori中定义的支持度有如下期望性质: - 支持度随词的规范化频率增加而单调递增。
- 支持度随包含盖茨的文档个数增加而单调递增。
- 支持度具有反单调性。
把mini-Apriori算法中的支持度代入到Apriori算法的支持度中即可。
举个例子:
我们想发现这些词的关系,首先我们要把支持度规范化,保证得到的支持度值是0,1之间的数,如果我们要求第一个词和第二个词的mini-Apriori支持度,就是取他们的规范化频率的最小值。则有:
这就是第一个词和第二个词的支持度。
关联模式的评价
想要衡量模型的好与坏,肯定要有一个评估指标,我们可以根据业务实际去评价,这是主管评价,叫做主观兴趣度度量,这个显然要结合业务,所以我们要看看一些客观指标。
指标的评价往往依赖于相依表,这个相依表有点类似于混淆矩阵:
项 | B | !B | |
---|---|---|---|
A | f_{1+} | ||
!A | f_{0+} | ||
N |
其中A,B代表在事务中出现,!A,!B代表没有在事务中出现,空列空行例如代表A的支持度计数,表示包含B但是不包含A的事务的个数。
客观指标
最基本的就是置信度和支持度了,但是这两种指标都很难做到客观评价模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可以用兴趣因子来衡量模型:
首先我们引入提升度的概念,它用于计算规则置信度和规则后件中项集的支持度之间的比率,
对于二元变量,提升度等价于另一种称作兴趣因子的客观度量,定义为:
其中N是事务个数。
如果
但是兴趣因子有一定局限性,看上图,{p,q}和{r,s}的兴趣因子分别为1.02和4.08,虽然p和q同时出现在88%的文档中,但是他们的兴趣因子接近于1,表明他们相互独立,另一方面,{r,s}的兴趣因子闭{p,q}的高,但是r和s很少出现在一个文档中,这种情况下,置信度要比兴趣因子更可信,置信度表明p和q之间的联系94.6%远高于r和s之间。
另外还可以引入相关系数,逻辑类似于向量的相关系数:
相关度的值从-1到1,如果变量相互独立,则Φ=0。
他的局限性在于在食物中把同时出现和同时不出现视为同等重要,这往往不符合实际规律,同时对于倾斜的变量很难度量。
IS度量可以用于处理非对称二元变量,定义如下:
IS数学上等价于二元变量的余弦度量。
但是IS取决于A和B的支持度,所以存在与置信度度量类似的问题——即使是不相关或者负相关的模式,度量值也可能相当大。
多个二元变量的度量
支持度,全置信度,可以应用于较大的项集,兴趣因子,IS、PS、Jaccard系数等使用多维相依表中的频率,可以扩展到多个变量。
倾斜支持度分布的影响
针对大多数项具有较低或中等的频率,但是少数项具有很高频率的数据集。
针对这种数据集,我们可以采用全置信度来评价。
交叉支持模式是一个项集,他的支持度比率是:
小于用户指定的阈值。
需要保证全置信度小于上面的支持度比率,而全置信度是:
其中.
全置信度能够确保项集中的项之间是强关联的,例如,假定一个项集X的全置信度是80%,如果X中的一个项出现在某个事物中,则X中其他的项至少也有80%的几率属于同一个事务,这种强关联模式又称超团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