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在我们这座被称为河北省穿着时尚的城市街头,得南方开放风气之先,许多男青年身穿花衬衣、喇ba裤,眼戴蛤蟆镜,手提双卡录音机,播放着"靡靡之音",骑着崭新的摩托车,招摇于街市.
对于这种现象,思想上很矛盾一一一方面,那些时尚青年留着长发,叨着烟卷,哼着流行歌曲,青年男女之间抛着"媚眼",动辄打一个响指,飞吻相向,乃至干出一些出格之举,被人称作"流氓"而不屑;另一方面,一些正派青年的俊男靓女,身穿花衬衬或白衬衣,下穿喇叭裤,举止文雅,端庄俊秀,更显青年人的朝气与时尚。
这是一种对"文革"十年的反动。在那十年里,青年人穿衣,或一身绿军装,或一身灰、蓝布衣,样式几十年一贯制,也比较单调与老旧。
为了抓住青春的尾巴,我也跃跃欲试,想买一条喇叭裤,以不枉过青春岁月。思来想去,彷徨再三,最后还是鼓足勇气要买一条。改革开放之初,邯郸的新华街成了服装一条街,东西不到300米的小街上,服装摊一个接一个。转遍小街,不是嫌贵,就是嫌质量不太好,于是又折回一个服装摊前,这个服装摊上的喇叭裤,要价高,但摊主说,他们所卖,是经由海上过来的正宗美国苹果牌石磨蓝牛仔喇叭裤,男摊主炫耀地拿起一条裤子,两手提起裤腰,几乎能站立起来!那是因为它布厚、质优。一块黄铜质的商标上,一只苹果的图案与英文字母闪闪发光。男摊主是一位20多岁的小伙儿,他卖弄地说:"在美国,人们把石磨篮牛仔裤叫作'蓝色的琼',是西部牛仔的标配,这条苹果牌牛仔,正宗而流行于全世界!"
货好是好,可价钱也好一一裤子卖120元。那个年份,我的月工资才37元5角,它要花去我三个月的工资还多!讨价还价,最后以100元成交。穿上这条喇ba裤,再装上一件白衬衣,在穿衣镜前一照,果然精神多了!
有了这条喇叭裤,每逢假日与工余,想"臭美"一番时就穿上。1980年初春,所在工厂停工半天开会,我穿上它,上衣配以白衬衣外罩咖啡色方格休闲西装,足蹬铮亮的红皮鞋去开会,铸造车间的工友们眼睛一亮,惊羡不已,竟然在车间工友中刮起一阵小旋风,兴起牛仔裤热。
1988年6月,调到厂部机关,身兼厂长秘书与党委宣传干事二职,可是我不敢再穿那条喇叭裤,尽管裤脚的喇叭口不算大,那是因为厂长兼党委书记年岁较大,他又是一位老派人,他为人端庄正直,听同事说,他曾在机关干部会上说过,机关工作人员一律不能穿奇装异服,女同志不能穿裙子。可是我在时尚之风驱使下,一直想冒一次险,试探试探"老头儿"反应如何。
老领导对我厚爱有加,十分器重,从来沒跟我发过火。这一天,琢磨再三,心想,他的办公室与我所在办公室错对门,我穿着这条牛仔裤从他门前经过,他如看到我不说什么,我就继续穿下去;他若"反应强烈",我就仅此一次,断改"前非"。主意拿定,于是我穿着那条裤子,从他门前路过。
那天,老厂长正侧坐于办公室的办公桌前看一份红头文件,他眼睛余光看到我走过,亲切地叫我:"小乔,你也时尚时尚?"听到他老人家的亲切话语,本来已把心提到嗓子眼的我,才长舒一口之,一野忐忑不安的心才放了下来。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100周年,看到志军台长转发的一条关于喇ba裤的文章,与工友荣耀兄弟发来他当年佩戴过的一枚团徽照片,不禁想起我的青春岁月与一段喇叭裤的往事,以文纪之,也借以怀念那个青春往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