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1世纪童话的意义

21世纪童话的意义

作者: 孔庆羽 | 来源:发表于2018-08-02 22:42 被阅读0次

    每一个人的心中,总会藏有一个童话。不管你是孩子,还是曾经是孩子的大人。

    就像现在在简书热搜榜上的——外婆的澎湖湾。这是于1979年发行的一首歌,却成为了许多人与自己外婆的童话。

    随之而来了一个问题,看童话对成人来说有意义吗?

     源于百度问答

    与其说是童话,不如说是在人类文化发展童年阶段时的向往。更可以说是神话。所有的童话创作都是在作者经历了黑暗的生活体验后的创造,创造的一个理想生活模型。童话和古代神话的区别就是,早期童话大都是由神话演变而来,主要包括龙族的传说与凤凰入火重生之类的。

    神话作为古老的文学样式,是远古时期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关系及社会形态的有者高度幻想性的传说故事。

    原始的人类因生产力低下,无法解释给自己带来巨大危害、神秘莫测的自然现象时,就幻想在这强大的自然背后,有能掌握和驱使自然的人,那就是神。也就是神创论衍生出的故事。自古人类解决问题都是万物有因,遇到无法解释的了,也就只能创造一个神,这个神制造了一切无法被解决的事。

    人们凭幻想去描述神的行为和生活,由此产生了神话。随着社会发展,神话的表现内容不断扩大,从宇宙起源发展到生命诞生再到社会问题。我国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攒黄土造人”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在一代代人对神的故事的义演中,人们逐渐发现了自己,萌发了要描述自己的生活、表现自己意志的愿望,同时又希望自己也能像神一样具有无所不能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意愿。这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于是人们就幻想在另一个世界里去实现这一切,以此来排遣自己的渴望。

    由幻想造成的这种异变故事差不多可以称作是童话。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童话慢慢地演变成一种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寄托美好理想的方式。

    脱胎于神话传说的童话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永远与时代同步发展,只要人类存在,只要人类的幻想存在,童话之火就不会灭。

    当然,人是要有一个对美好的向往,但还应该有对现实的,真实社会的体会。童话大多是作者经历黑暗后向往美好,写出的所向往的美好世界。但有一种童话被称为黑暗童话(又称:暗黑童话)。

    这类则是反映童话的另一面事件,相比于传统儿童童话更加现实。黑暗童话在有些时候让人觉得恐怖,不过正因如此,才能更深刻地反映出童话要表达的含义。

    联系“相关评论”的内容,黑暗童话讲述的更是事实性的内容。所以在现实的社会上,无论是美好还是黑暗,谁占上峰都不行。为什么现在社会很倡导读童话,因为社会一直是失衡的,现实性的东西带着强大的毁灭力存在于社会,当然更需要童话......


    相关评论:

    原本应该变成美丽天鹅的丑小鸭却成为烤鸭大餐。有网友在微博中晒出新版“丑小鸭”故事,引发热议。“太可怕了!现在的幼儿读物延续了黑暗的传统!”14日,网友“lemurben”在微博中晒出一组丑小鸭童话故事:丑小鸭并没有变成美丽的天鹅,而是在离家出走后被宰杀,成为了“烤鸭”。

    我仔细看了那篇丑小鸭变“烤鸭”的所谓“黑暗童话”。在我看来,一点都不黑,相反,还特别地符合现实。大意是这样的:一只丑小鸭在听到鸭教授有关“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美好童话之后,认为自己也是一只白天鹅,可鸭妈妈让它正视现实,因为它就是一只鸭子,而不是天鹅。丑小鸭因此离家出走,结果被人抓住宰杀做成了烤鸭。

    “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美好童话故事,不是因为丑小鸭的努力,而是因为它本来就是一只天鹅,只是小的时候还没有长成而已,所以被误认为是一只丑小鸭。但现实中,更多的丑小鸭,就像这个所谓“黑暗童话”里的丑小鸭一样,就是一只鸭子,而不是一只天鹅,再怎么长,都不可能变成白天鹅。假如非要让一只鸭子相信自己是一只天鹅,这不仅是违反唯物主义原理,而且也是一种虚假的教育。正如网友所说,这个故事很好啊,不要以为每只丑小鸭都是天鹅,公主、王子的故事太多了,但现实中的能有几个?踏踏实实认清自己的身份去奋斗才重要。就是这个道理。

    在我看来,这个所谓“黑暗”的童话,不仅可以提醒孩子认清自我的重要性,同时还是一个警告:小孩子不要离家出走,离家出走会遇到坏人,会有危险。这是多么具有现实教育意义啊!在生活中,很多孩子因为叛逆,因为不听家长的话,离家出走,结果遭遇不测。我相信看了这个所谓“黑暗童话”的孩子,在家长批评他的时候、在他想离家出走的时候,心里一定会想到这个故事。这难道不比那些让人空做“丑小鸭变白天鹅”梦的童话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吗?

    我相信丑小鸭离家出走有可能变烤鸭的故事,因为这基于社会现实;而丑小鸭变白天鹅,在这个社会阶层越来越板结化、越来越讲究什么二代的情况下,真的有些不靠谱、有些苍白;我也相信,孩子们看到这个所谓的“黑暗童话”,肯定会一乐,而在这样的乐中,又朦朦胧胧懂得离家出走的危害。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人说,美国的学校告诉孩子社会有坏人,从小就强调如何防坏人;而中国的学校告诉孩子社会好人多,从小就强调一个美丽的世界,结果有些孩子还没出校门就受到伤害——校长带女学生开房就是明证。

    真的,在这个信息渠道异常多样、接受信息异常丰富的时代,给孩子多样化的教育很有必要,一些并不美好,甚至有些灰色的教育,只要更利于他们的安全成长就没有什么不好。别拿什么“黑暗”、“毁三观”来横加指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1世纪童话的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ag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