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小学后,有一段时间的沉沦,沉不下心来去工作去研究学生。可能是失去了外界的压力,便没有了内在的动力。
找不到方向时,邵校长安排了推门听课。我按照自己惯有的思路去准备去设计,也试着套上了我看到的小学模板。
第一遍试讲时,我还迷迷糊糊,不清不楚,不知道整堂课是有问题的。可是,自己内心却高傲的认为,我没觉得有啥问题啊。其实,此时想来,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有静下心来去准备而导致呈现的效果不佳。
后来,我想,照着葫芦画瓢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值得开心的是,自己并没有因为糟糕而掉入情绪。
改稿时,我试着加入大情境,不管自己最后呈现出怎样的课堂效果,我想试试看,试试有怎样的感觉和感受。
第二遍试讲时,自己觉出来,自己沉浸其中了。尽管其中还有细枝末节的问题,但总归是自己上着很开心,从课堂上得到了惊喜和收获。对孩子多一份好奇,对文本多一份好奇,多自己多一份好奇。小学课堂也可以带给生命丰富多彩的经历。
第三遍是正式给邵校长讲,这一次,比第二次还要沉入。讲完以后,邵校长给出了三点建议:
1.学生回答问题要声音洪亮。
2.新闻发布会的运用,让学生以一个怎样的角色出场才能给到他内在的驱动力。
3.桅杆要画的高一些。
关于优点,邵校长也说了多条:
课堂组织有序,跟学生之间的配合很好,对学生的评价及时丰富。
但是,自己还存有很多的疑惑点:
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过渡语不自然,衔接性不强。
对读课文的引导不够到位。
找句子的环节,任务太多,学生不去朗读。搜索文字的能力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强。
不知道未来该去往何方,踏踏实实去做吧,看看能收获怎样的生命经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