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殷老师|心理教育|《慢思考》(读书分享+实操)——12月25日

殷老师|心理教育|《慢思考》(读书分享+实操)——12月25日

作者: 殷老师认知心理教育说 | 来源:发表于2019-12-25 22:56 被阅读0次

    殷老师|心理教育|《慢思考》(读书分享+实操)——12月25日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第4章 反射脑:总喜欢抄捷径

    虽然本书的主角是思考脑,但你也应该学习一些反射脑的基础知识,因为它是思考脑最重要的朋友和敌人。

    反射脑的反应速度很快,可以极大地帮助行动缓慢的思考脑。如果没有反射脑来掌管那些无须思考的常规性事务,我们的思考脑永远不会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空间来完成自己的任务。

    如果只有智慧的思考脑,那么人类祖先根本无法在荒原上存活。想象一下,面对一头剑齿虎,你开始思考:“考虑到这头动物的体型是我的10倍,考虑到它的牙齿和我的头一样大,考虑到我的叔叔和父亲都是被剑齿虎咬死的,再考虑到我背后10米外有一棵树,所以结论是这样的:我应该跑快点儿,爬到树上去……”我们之所以能生存繁衍至今,是因为我们拥有一套速度很快的脑系统,能在几分之一秒内处理完以上所有信息,甚至在我们自己有意识地做出决定之前,肌肉已经让我们跑起来了。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反射脑的速度之所以那么快,原因如下:

    ·它能够同时处理来自不同感官的多种输入信号。(多感官协作)

    ·它能以闪电般的速度发现既有模式。

    ·它会抄很多无意识的捷径。(潜意识)

    ·它以坚实的信念为基础做出判断。(信念系统)

    ·它消耗的脑能量很少,就算我们的“意志力电池”已经彻底没电了,

    反射脑也可以一直工作下去。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反射脑会持续不断地迅速产生各种直觉、第一印象和感觉,并将这些信息输送给思考脑。

    这类“快速通道”通常是无意识的,或者会慢慢变成无意识的,就像阅读、骑自行车和开车一样,一旦你学会了就不可能再忘掉。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但是,如果一直跟着“直觉”走,哪怕是行家里手也会犯下大错。所以,不要太过信任反射脑,你必须开动思考脑,质疑反射脑提供的建议。(深入思考的能力,对未来结果的影响非常大)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对时间要求得越紧,给出错误答案的人就越多,哪怕那些人里有CEO、财务经理、银行家和会计师。

    速度是思考最大的敌人,因为如果时间过紧,你的反射脑就会取而代之。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在判断一些与荒原上的情况完全不同的事情时,如果我们任由反射脑大显身手,那么就很可能得出完全错误的答案。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图片]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如果反射脑输出的结果没有得到思考脑的矫正,偏见就发生了。

    你可以在书里(例如卡尼曼和阿雷利的著作)找到数十个案例和实验。理解偏见形成的基础非常重要,因为反射脑会极大影响你的选择和决断。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偏见是人们认识世界万事万物所萌动的臆断情由,它携带着主观意识情感看问题,论人就事。

    区别:偏见异于误解。偏见根源于认识者的偏颇式心理,而误解是根源于对象的复杂性。偏见也异于成见,成见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异于预定看法(prejudice)。

    (边界清晰并不容易)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这种原理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同样适用。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当教师面对一个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面对不同学生的行为表现时,教师总是基于对学生的基本认知而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内在的教学思维活动与判断,并据此而确定自己相应的教学行为。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社会认知是教师教学行为抉择的基本依据。

    然而,教师对于学生的认知并不总是正确的。实际上,受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制约,教师对于学生的人际认知有时是不正确的,是有偏差的。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跟随,在这个过程中就很重要,跟随能够帮助我们减少偏差,当认知经验造成我们的预设预判时,误差率就开始增加)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内省偏见或乐观偏见:我们通常会高估自己,低估别人。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出类拔萃:比如说,75%的管理人员认为自己属于人群中顶尖的20%,90%的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高于平均水平。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可用性偏见:我们对所有事件概率的直觉性判断通常都是错的,因为对于那些能被我们记住的事情,反射脑会高估它的典型性;

    而你记得最牢的通常是那些栩栩如生的事情。所以,当你想到某个概念的时候,首先进入脑海的并不是最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是最形象生动的事情。

    因此,如果某件事被媒体报道了,我们会大大高估它发生的概率,实际上媒体之所以会报道这个主题,正是因为它不常见、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而不是因为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具有代表性。而若是媒体手里有照片或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报道更是铺天盖地。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我们会大大高估新闻事件发生的概率。如果出了一件谋杀案,人们很容易觉得今年的犯罪率上升了很多,哪怕实际上犯罪数字大幅下降。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我们还会以极端的方式高估自己在恐怖袭击中丧命的概率,同时却低估了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带来的死亡风险。“9·11”之后,死于车祸的人远远多过死于恐怖袭击的人,因为一些人害怕飞机被劫持,所以选择了开车。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光环效应:我们会高估成功人士的能力,同时低估运气和环境的影响。

    而对于失败者,我们则会低估他们的能力。几乎每一本洗脑式的管理学书籍都会落入这一陷阱,因为作者只顾着跟随反射脑快速做出简单的结论,而在复杂情况下,反射脑的结论通常是错的。

    他们曾经用“完美”和“伟大”之类的词儿形容很多公司,看看那些公司现在的样子吧:通用数据、DEC、伊士曼柯达、凯马特、王安电脑实验室、雅培制药、沃尔格林、必能宝、电路城以及安然。就连房利美也曾是一家“伟大”的公司。虽然这些书的作者都宣称自己的作品经过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但实际上,他们并未进行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开动思考脑得出真正严谨可靠的结论。

    与之相反,他们将更多精力投入了市场推广,通过栩栩如生的描述来激发人们的可用性偏见。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美丽偏见:我们容易高估美人儿的能力(不过也有例外,女性倾向于低估美女的能力)。

    熟悉度偏见:熟悉度会影响我们的选择,哪怕你熟悉的方面与这个选择全然无关。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从众偏见:其他人对我们决断的影响力超乎你的想象,这很容易带来集体性盲从。

    事后聪明偏见:事件发生之后,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有先见之明,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在这个偏见的实验中,当实验者把证据摆在受试者面前,让他们看到自己并没有那么料事如神的时候,受试者总是非常惊讶。

    怀旧偏见:我们总爱为过往镀上一层美丽的色彩。

    赌徒偏见:对于某个随机过程,我们总是以为事件发生的概率会随着之前没有发生该事件的次数而上升。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证实性偏见和选择性感知:我们倾向于选择信息来支持自己的结论,同时忽视那些与结论相悖的信息。

    (孩子们,大人们给自己找理由时,常常用到[偷笑])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刻板印象:我们总是对特定的人群有不经验证、先入为主的固定印象。精心设计的实验证明,反射脑会让我们产生刻板印象,即便是那些以“不歧视”为荣,并且有意识地虔诚实践信念的人,也会有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结果偏见:我们更倾向于以结果来判断决策的正误,同时却忽略了决策过程的质量,哪怕这个结果可能只是出于巧合。

    (过程很重要,过程体验感知更重要,过程中精准的自我觉察力,和觉察他人的能力极为重要)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自我服务偏见:如果我成功了,那是因为我个人能力出众;而要是我失败了,那是因为环境不好,或者其他人拖累。

    (与外归因,内归因,配套理解)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观察者偏见: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能力出众。而别人成功,无非是环境使然。如果我失败了,那么就反之。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替代式诱导:这个偏见出人意料,非常有趣,而且很重要。如果反射脑不能轻松地找到某个问题的答案,它就会转而回答一个更简单的相关问题;而要是思考脑一时疏忽,它就会接受这个答案,并不会意识到这实际上是简化了问题,或者干脆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

    殷老师|心理教育|成绩提升:

    偏见各种各样,要一个个理解得花点时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殷老师|心理教育|《慢思考》(读书分享+实操)——12月25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bh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