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话题是:写写你读过的一本书,我开始回想那些打动我的文字,从四大名著到近代文学,从外国著作到网络流行。似乎有很多,突然想起我几年前的一条朋友圈:波澜壮阔的历史,战火中离乱的青春,昙花一现却值得终生回忆的爱情,一点点从历史烟云中沉淀来的创痛和喜悦....齐邦媛先生<巨流河>,让人不忍释卷〜

《巨流河》是一部自传式的历史书,齐邦媛先生通过对自己一生的描写来表现个人所身处于那个时代中的历史故事。不仅让读者见证了齐邦媛先生的成长路程,也让那个历史时代中每个平凡人其所表现出来的生活之苦与生命的伟大深深触痛着我们的心,让人感同身受的为身处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所受的痛苦与折磨而感到惋惜。作者以对自己小时候的生长环境以及各个亲人的描写作为出发点,语言细腻而又平实的介绍了一切,将个人,家庭,国家穿插在一起,通过时间的不断改变与延长,体味着生活所带来的苦闷与困难。国家的命途多舛该改变了个人的际遇,同样个人的际遇也决定了国家命运。
“大学三年级开学后,朱光潜老师已辞掉院长,专任外文系教授兼主任,他邀我们几个导生去他家喝茶。那时已秋深了,走进他的小院子,地上积着厚厚的落叶,走上去飒飒地响。有一位男同学拿起门旁小屋内一把扫帚说,我帮老师扫枯叶。朱老师立刻阻止他说,我等了好久才存了这么多层落叶,晚上在书房看书,可以听见雨落下来,风卷起的声音。这个记忆,比赞许多秋天境界的诗更为生动、深刻。”
“开学不久,他就千里迢迢地由重庆回到乐山,专程看我。那实在是令我很有光彩,也令知道的人都很感动在那小小的县城,很快地大家都“知道”了。他每天下午必然到老姚门房报到,老姚以他那令人忘不了的权威口音,向三楼大喊一声,“齐邦媛先生有人会!”老姚“喊”所有二年级以上的女生为“先生”,他说女生上了大学就得有个样子”
这些文字当年都让我忍不住转发给爱好文学的朋友们,这本书我也推荐给很多人。齐邦媛先生以平淡朴实的笔触来描写那个本不应平凡的动乱年代,尤为精彩动人。她从人物的心理和身上去找寻历史,偷窥历史,发现历史时代中的各个细节,并且细腻的将它们描绘出来,使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历史事件紧紧融合在一起。以平和之气去描绘那个时代中的巨大事件与转折,不带丝毫主观判断和煽情,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其中的幸与不幸,冷静而客观,充满了温情脉脉的理解和释怀。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让我们忘却其实并未远去的时代,那些闪光的人物褶褶生辉。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在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中国不亡,有我”的张伯苓校长,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以及那个让作者深深爱慕英勇献身的青年张大飞,还有那千千万万投身抗战,英勇献身的无名战士们。时间遮蔽了许多历史细节、模糊了个体命运的鲜活。《巨流河》向我们打开的正是大历史巨流中个体命运浮沉抗争的生动画卷。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时代故事,同时却也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真正存在过的,最有骨气的中国。
正如王德威后记写的
“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奇特。”
让人难忘的巨流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