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0个自杀的孩子,有三个是因为家庭矛盾,这些雷区家长你知道吗?

10个自杀的孩子,有三个是因为家庭矛盾,这些雷区家长你知道吗?

作者: 摘枝桃花换酒钱 | 来源:发表于2019-04-02 19:29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我是会讲故事的余漫。

    一项评价2000-2013年中国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报告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中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7.7%,自杀计划报告率为7.3%,自杀未遂报告率为2.7%。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自杀成为15-29岁青少年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原因。做为一名宝妈,每当看到这样的新闻,内心都是震惊的。在看到这组数据之前,我一直以为,生病、意外才是导致青少年死亡的罪魁祸首,然而事实上……

    当“自杀”两个字印入眼帘,我越来越多的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做了这样的选择?未来,我的孩子应该怎么规避这样的问题?做为一名家长,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够让我的孩子健健康康、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地长大呢?

    既然发生了这种事情,相关研究小组自然是要调查原因了,这是他们所做的数据统计:家庭矛盾(33%)、学业压力(26%)、师生矛盾(16%)、心理问题(10%)、情感纠纷(5%)、校园欺凌(4%),另有其他问题(6%)。

    在自杀的六大原因中,家庭矛盾占到了33%,也就是说,10个自杀的防,有3个跟家庭,跟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有关。那么我们这些当父母的,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哪些雷区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呢?

    1、你是否有:打着你还小的名义,所以你要听我的

    我想做为当父母的,很多人应该都听过或者自已说过这句话吧——我是为了你好,你应该……你应该怎么怎么样,后面是一大堆理由,但不管理由是什么,最终的目的都是“你应该听我的”。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我们吃过的盐,比他们吃过的米还多,我们是家长、是过来人,有权威说这样的话。

    至于孩子是怎么想的?不好意思,你还只是一个孩子,太年轻了、按理你那样的方法不行,只会走弯路。我们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做主的权力,逼迫着他们按着我们的想法,成长成我们需要的样子,就像提线木偶一样。

    但我们有时候真的忽略了——他们是一个人,即使再小、再幼稚,他们也有自已的想法,想要自已做主。

    有一天,我姐家的豆宝说要上厕所,姐夫担心他脱不好裤子,尿裤子上,,赶紧说:“我带你去。”

    可豆宝拒绝了我姐夫,反复强调一件事情:“不要,我自已能上厕所,我会上厕所,不要你去。我会脱裤子,我也会穿,不要你去……”他把我姐夫给推回来,非要自已去。

    你看,一个三岁的孩子,他就有自已的想法了,当他觉得自已能够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并不希望父母老是掺和进来。我想他当时的想法一定是这样的:我明明可以自已做了,你为什么还要来帮我?是觉得我不会,还是觉得我做不好?难道,我真的做不好吗?

    所以他反复告诉我姐夫:我能自已上厕所,我会上厕所,我会脱衣服,也会穿裤子,我已经可以了,不要你去。

    2、你是否有:打着我为你好的名义,剥夺孩子做主、自我选择的权利

    那个变成全民网红的流浪大叔沈巍,他是怎么走到今天这条路的呢?小时候,父亲拒绝他看文学类的书,想要让他考审计专业,为了不被父亲发现,不得不通过捡垃圾的方式换钱,买书,偷偷摸摸的看。

    可即使有一天,他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进了父亲心目中的审计局工作,他的内心依旧是空虚,无法得到满足的。所以才会有一天重新切回“通过捡垃圾换钱,买书”的状态。

    做为家长,我们绝对不希望自已的孩子变成那个样子。剥夺孩子选择的权利,就像扼杀了他的生命一般,变成了一具提线木偶,要么有一天以我们想像不到的方式爆发,要么……

    现在社会上爆出的很多大学毕业了,还不出去上班,在家啃老的“啃老族”,其实他们何尝不是父母做的“主”太多了,完全丧失了自已做主的能力,才会成了只会啃老的一族?

    当很多人在抱怨啃老族的出现,却很少人想到:或许就是因为他小的时候,父母做的主太多,让孩子丧失了“独立”的要格,所以他们才会在成年以后依旧那么依赖父母,明明有能力,依旧不愿意出去工作养活自已。

    3、你是否有:打着爱的名义,拔苗助长

    作为过来人的我们,也是从孩子慢慢长大,然后变成大人的,为了让自已的孩子少走一些弯路,我们非常乐意跟分享我们的经验。

    可是在分享的过程,我们忘记了一件事情——有的时候,走弯路也是一种历经和成长。如果成功是一个红苹果的话,我们太着急于用自已的肩膀托起他们,让他们去摘那个在我们眼里最红最甜最大的红苹果,而事实上,不用自已爬树的他也失去了享受爬树的乐趣,也体会不到通过自已的努力才能够摘到红苹果,那种甜到心头的满足与成就感。

    有时候也会像拔苗助长的那个农夫一样,以为这条捷径可以让孩子走得更快,事实上,很可能走上的是另一条。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曾经风靡一时的幼儿园小学化,让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小孩子开始学习拼字、算数、写字……剥夺他们做为孩子,应该拥有一个快乐童年的权利,过早的将他们带到小学课程,生怕他们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

    现在呢?经过研究表明,这种打着爱的名义,拔苗助长的行为,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非常不利。所以我们现在才会全社会的禁止幼儿园“小学化”。

    4、你有否:打着爱的名义,高标准要求,只有更好,不能后退

    有的人说,孩子就像一棵树,我们需要不断的修剪它的枝叶,它才能够成长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所以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告诉他们:你必须更努力,才能够做得更好;如果你现在不够好,那么一定是你的努力不够。

    我们似乎从来没有想过,班上只有那么多人,总有人的成绩垫底,那么这个人不是我们的孩子,就是别人的孩子。我们只会想:既然班上有那么多人,别人能够做得更好,拿第一,你为什么不能?你达不到,那么就是你不够努力,贪玩了,没好好学习。

    孩子就像一根橡皮筋,如果标准是拉得越长,他就越好的话,那么我们就狠狠拉。那个家长拉得长一点是吧,不行,我也要用力,拉得更长一点,绝对不能比你短了,松一口气都不行。

    我们习惯了与别人竞争,却忘记了评估自已孩子这根橡皮筋是否已经到了极限,似乎也忘记一个给他们喘气的机会。

    一根被拉紧的橡皮筋总有到极限的一天,如果超过了极限,那么它只能绷断。

    5、你是否:亲手掐断了那扇沟通的大门,永远不知道孩子目前身处于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当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天然的亲近者。当他们小的时候,会赖在我们身上撒娇,寻找我们的帮助。

    可是随着他们的渐渐长大,做为父母的我们有没有注意到,到底是从哪一天开始,他们渐渐不再与我们谈论他的心思?不再告诉我们他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不再跟我们聊他任何感兴趣的话题?

    这扇大门一定是大人自已亲手关上的,或者在你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他透露过想要与你交流、沟通的意愿,但他羞于耻口,拐了好几道弯。但你没有听懂。

    也或者是你没有帮他养成“倾诉”的习惯,当他在外面遭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他因为各种原因没办法向你“求助”,更不知道应该怎么“求助”。

    做为家长,我特别害怕——当我的孩子在外面遭遇危机(来自身体或者心理)的时候,回来却一个字没跟我提。有的事情我能主动发现,有的事情可能需要他告诉我。所以即使现在他还小,我也在不断的通过绘本故事、语言,甚至一些别的途径,不断地告诉他:不管你在外面遇到任何事情,你都可以第一个向我求助,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当我们的沟通没有那么频繁,无法永远知道孩子目前身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当中,我们所要做到的一件事情就是,教会他们如何“求助”,仅此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个自杀的孩子,有三个是因为家庭矛盾,这些雷区家长你知道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dn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