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 《月亮与六便士》其实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并不在于它帮我确立了自己的梦想,恰恰相反,它在那段极端迷茫的日子里,打破了当时我对于梦想的 执念,让我去质疑和反思,所谓的梦想,究竟是什么。
慢慢地也近乎一种逼视,让我们逼问一下自己,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追逐梦想,我们追逐的,又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逃离当下的现实,去追求所谓的理想,我们究竟在逃离什么?
二、如何确认自己的梦想?
三、在追梦的路上,我们必经的路是哪些,又该如何去应对?
《月亮与六便士》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 经纪人,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丽大方的妻子,美满的家庭, 但却在四十岁的时候,像被魔鬼附体一样,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
在巴黎,他过着贫穷、孤独的生活,每天只疯狂地画画。后来他 去到南太平洋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塔希提岛上,创作自己最伟大 的一部作品。故事的最后,他得了麻风病,浑身长满了毒疮,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在死后,被逐渐追捧成了一个天才画家,而在他生前的大部分 时间里,他都是被人唾弃、憎恨和鄙夷的。这般境遇里,隐藏着 关于人生、关于梦想的一些真相。
一.首先,我们要认清楚,当我们追逐梦想,逃离现实的时候, 我们到底在逃离什么?
思特里克兰德首先逃离的是他的家庭,他只给妻子留下了一个简单的纸条,说自己去要去巴黎,不会回来了,没有任何其他的解 释。他对自己的家庭没有任何的内疚和负罪感,而且他脾气暴 躁,完全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身上充满一种鲁莽冲动的气 质。
因为他看岀了在所谓的责任背后,其实也只是一种戴了面具的自私。思特里克兰德夫人表面上是受害者,但实际上,她受不了的 不是思特里克兰德的背叛,而是他不再配合自己,来把她体面生 活的表象继续维持下去。她恶毒地诅咒思特里克兰德,并决心无 论如何都不会和他离婚。这里面纠扯出的,是更加复杂的人性。
逃离家庭的同时,其实他也是在逃离一种社会评价。思特里克兰 德生前被厌恶,死后被追捧。
这两种评价态度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的。因为唾弃别人是可以维持自己的道德优越感。如果你把一个人神化,同时也就移位置把它隔离,这样就能让它不影响自己的生活,从而保持一种自己安全的位置。
有时候想想也挺有意思,人们一边唾弃别人,以此来抬高自己;一边把别人神化,而原谅自己的碌碌无为。
也许就是因为人们总是随波逐流地去亢奋,但却似乎始终都没有真正地有属于自己的思考和态度。
他明白”即使是追捧”这里头也有一种虚假的成分在,他们其实 并不关心你本身在想什么,所以外界的评价从来不在他的考虑范 围之内。
还有一点,思特里克兰德在逃离现代人庸庸碌碌的生活。很多所 谓体面和美好的生活,其实背后都是无比矛盾的真相。而思特里克兰德在做的,就是撕破这所有的伪装,让生活的真相血淋淋地 呈现在外面,这无异于整个毁掉了他妻子和儿女的人生。但思特 里克兰德对生活的虚伪没有同情,因而没有感到丝毫的愧疚,他只是看穿了这一切的虚伪和自欺,然后从里面跳了出来,仅此而已。
二,这里涉及到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如何确认自己的梦想呢?
其实就是当你发现什么都拦不住你了,别人的看法都和你无关 7,你必须去做这件事,不做就活不下去的时候,那么恭喜,你 就找到了真正的梦想。
思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他其实已经进入到另一个世界里了,在 那里他孤身一人,却又是那个世界的王。他的逃离,不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暂时离开,而是一种永久逃离的渴望。这种 梦想,不同于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梦想。他想知道的是,当他 剥去所有外界赐予或强加的东西,他还剩什么?他到底是谁?所 以,他必须逃离,必须抛弃眼前的一切。
三,那么在追梦的路上,我们必经的路是哪些,又该如何去应对?
真正的梦想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思特里克兰德的梦大概会叫我们 每一个人大跌眼镜,因为他尝试的,是一次非常决绝的实验,他要做的,是把自己逼入绝境,然后再看看自己还剩下什么,能够 与这世界抗衡,他想要在自己身上发现的,是一种最原始的,可 以和这世界匹敌的力量。
第一步,他让自己变成了个穷光蛋’自虐式地跟自己的欲望相对 抗。
他寻求自我的第二步,是战胜自己身上不可捉摸的性欲和情欲。 思特里克兰德对性有一种厌恶感,他会和自己身上不受控制的原 始本能相斗。
有时候,身体里的荷尔蒙会折磨得他难以自耐,所以他会随便找个女人宣泄欲望,但女人对他来说,也只是这样的一种工具,他 不能忍受自己被任何一种他不了解的东西所控制,所以事后他又会极度厌恶女人。而画画,是他独自探索神秘世界的唯一方式。
拒绝欲望的同时,思特里克兰德也在拒绝爰情。在巴黎,一个有夫之妇勃朗什,疯狂地爱上了他,思特里克兰德也默认地接受了她的照顾,但最后思特里克兰德还是放弃了这份情爰,因为他不能忍受自己无法控制的东西。
思特里克兰德追寻梦想的第三步,是放弃了一切可以让自己活得世俗成功的可能。
他画画,只是因为他想,而没有任何其他的目的性。他主动抛弃 一切所谓成功的可能性,以实现一种纯粹的不受任何世俗干扰的 精神活动。
思特里克兰德要的从来都不是世俗的认同,他要的就是一种孤立无援,和孤立无援之后,他的眼睛还能够看到的东西。也许你会注意到,作家多次提到,思特里克兰德说话时总是很激动,但又结结巴巴表达不清楚。
所以你可以想象,这场和世俗,和自我的搏斗,是异常困难,也十分孤独的。这是一种天才注定要忍受的孤独,因为几乎没有人 能够理解他,他也不想让任何人去理解。
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精神之乡,但是我们有太多的东西是无法割舍的,所以有很多人在远行之后,还是选择归来,因为真正的自由需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那么他到底获得了什么呢?他最后的作品是房间里的四副巨画,原文是这样写的
他的画奇异而荒诞,好象是宇宙初创时的图景——伊甸园,亚当和夏娃……我怎么知道呢?是对人体美——男性和女性的形体的一首赞美诗,是对大自然的颂歌;大自然,既崇高又冷漠,既美丽又残忍……它使你感到空间的无限和时间的永恒,叫你产生一种畏惧的感觉。他画了许多树,椰子树、榕树、火焰花、鳄梨……所有那些我天天看到的;但是这些树经他一画,我再看的时候就完全不同了,我仿佛看到它们都有了灵魂,都各自有一个秘密,仿佛它们的灵魂和秘密眼看就要被我抓到手里,但又总是被它们逃脱掉。那些颜色都是我熟悉的颜色,可是又有所不同;它们都具有自己的独特的重要性。而那些赤身裸体的男男女女,他们既都是尘寰的、是他们揉捏而成的尘土,又都是神灵。人的最原始的天性赤裸裸地呈现在你眼前,你看到的时候不由得感到恐惧,因为你看到的是你自己。”
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极端的故事,我们大部分人根本无法做到思特里克兰德这样,因为他完全是一个反社会的人格。而我们终究还是要在人间过活。要享受这尽管可能虚伪却带着烟火气,也不那么孤独的人间。。
梦想是人心里自建的乌托邦
追寻自我,追寻理想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会因为承受、会因为付出而感到满足。只希望我们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能想起还有个思特里克兰德如此壮丽而自由地生活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