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壹点随笔哲思散文
《罪与罚》--人性救赎的二三事

《罪与罚》--人性救赎的二三事

作者: 不吃蛋黄的拾柒 | 来源:发表于2020-08-08 15:54 被阅读0次

“我想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

                                                                                    ---阿贝尔.加缪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直视自己的内心。因为人性里最幽暗的成分驱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道德所不能忍受的事,思想里的幽暗必然导致行为的扭曲。所以,在此之后,我们对于自己的行为也不得不去进行弥补。战胜幽暗的人自始至终信仰坚定、游离于幽暗的人始终和自己内心的道德律做斗争、被幽暗所吞噬尚且存在良知的人祈求忏悔和原谅。不管你处于哪一个阶段,只要你还有良知,你都极其渴望内心的安宁和平静。

《圣经》里有这么一段:“世人皆有罪,罪孽必须偿还。”中世纪的教义将其进一步的解释为:人是为了赎罪而活,只有不停的工作才能上天堂。后世的学者都习惯开启上帝的视角,将这种思想批判的一文不值!思想的禁锢导致绝对的“服从”,但我们批判同时也会导致一种新思想的出现,而对这种思想的绝对认同其实也是一种“服从”的体现。这是一个可以讨论很久的话题,但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要是关于《罪与罚》中的救赎。

(图为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

  “罪,归于思想的冲动。罚,出于人性的救赎。”

小说的主人公罗佳(拉斯柯尼科夫)是一名学习法律的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不得不中途退学,相对于物质上的贫困来说,精神上的“贫困”更能导致“毁灭”。时代压抑着人性,思想自由打破着常规!正因为偏激的理论和现实的不公,罗佳渐渐的捣鼓出一种“超人理论”。他在其发表的的文章中称:

“如人类立法者们和领袖们,从远古时代起直到莱喀古士、梭伦、穆罕默德、拿破仑,等等,毫无例外地都是罪犯,就拿一件事来说吧,在制定新法律的时候,他们同时也就违反了祖先流传下来而为社会所尊崇的古代教义。”

“总而言之,我认为,不但伟大的人物,而且包括稍为超出常规的人,就是说,甚至稍为能够说出几句新见解的人,就他们的本性来说,必然都是罪犯------当然,或多或少,程度不同罢了。”

“我只是相信我的主要思想罢了。这个思想就是,根据自然法则,人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低等人(平凡人),也就是说,可以说吧,只是一种繁殖同类的材料,一类是名副其实的人,即具有他们自己的环境里说出新见解的才能或者禀赋的人。”

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理论”影响下,这名大学生着手实施了杀害高利贷老太婆(阿廖娜.伊凡诺夫娃)以及她的妹妹(丽莎维塔.伊凡诺夫娃)。在罗佳的眼里老太婆属于“下等人”,她放高利贷的同时会扣除高额的手续费,对于本就拮据的人来说她罪大恶极!丽莎维塔的死是一个意外(至少我认为是一个意外),在杀害了老太婆之后丽莎维塔刚好回家且目睹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她必须死!如果说杀死老太婆是正义的“审判”,那么丽莎维塔则毫无意外的成为“超人理论”的殉道者。

(电影剧照)

                                                                        (二)

在杀死老太婆和丽莎维塔之后,罗佳便陷入了“疯狂”。他生了一场大病,思想极为混乱。他四处乱逛,还毫无目的的出现在案发现场。他仔细的回忆自己所做的每一个环节,生怕有所纰漏。两人的死好像并没有引起什么轩然大波,毕竟在那样一个“浑浊”的年代。案发不久,罗佳便收到了来自警察局的传票,本以为事情败漏,却不曾想只是房东要求他缴纳许久未交的房租。

这一次上帝好像给了他点“运气”,随着故事线的延长我们便会发现上帝好像一只站在罗佳一边,站在一个杀人犯的一旁!小说共七个部分,最后的一个部分是尾声。第一部分主要描写的是罗佳从预谋到杀死老太婆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包括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以及环境描写。之后的部分主要围绕罗佳内心的心理活动来进行扩充,在杀人的主线之后,是一条讲述罗佳和素不相识的官吏马美拉多夫之间故事线。马美拉多夫是一名小官吏,但是酗酒的毛病一步步的将他推进了堕落的深渊。

就是这样的一次机会导致罗佳遇到了他人生中注定带给他改变的人---索尼娅,马美拉多夫在一次酗酒耽误工作之后便被解雇,大女儿索尼娅为了分担家里的负担选择了走上出卖肉体的道路。一旦染上酗酒的恶习,便无法彻底的根治。马美拉多夫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居然偷走了女儿卖淫的钱只是为了喝酒。在一次酗酒之后,马美拉多夫被马车压伤生命垂危。在弥留之际,他请求索尼娅的宽恕。在信仰上帝的国度,宽恕意味着解脱,他带着女儿的宽恕走完了他短暂且荒唐的一生。

(电影剧照)

                                                                          (三)

正是一开始和马美拉多夫的一面之交,罗佳给了这孤苦的母女一笔“善款”,让她们好去埋葬马美拉多夫。这样的一个善意的举动,让罗佳和索尼娅相遇。他们第一次正式的谈话是索尼娅邀请罗佳参加马美拉多夫的葬礼,在作出这样的一个善举之后,罗佳原本接近疯狂的思想得到了短暂的“降温”。不是他认为善举可以减轻他的罪恶感,而是寻找了一个和自己境遇相同的人。也就是面对这个人,他再次讲起了自己的理论,也是他第一次坦白自己杀了人!

(电影剧照)

“我明明知道他们很蠢,那为什么我自己不想变得聪明些呢?索尼娅,后来我知道了,如果等到人人都变得聪明起来,那等的时间就太长了......后来我知道,这样的事情是永远不会有的,人是不会改变的,也没有人能改变他们,不值得白费力气!是的,就是这样!这就是他们的规律......规律,索尼娅!就是这样......我现在知道,索尼娅,谁的头脑和精神坚强,谁就是他们的主宰。谁胆大妄为,谁在他们心目中就是对的。谁蔑视的东西越多,谁就是他们的立法者,谁胆大包天,谁就是正确的。从来如此,将来也永远如此。只有瞎子才看不清。”

“如果我提出一个问题:人是不是虱子?那,在我看来,人当然不是虱子,然而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而且干脆什么问题也不想的人,人就是虱子......”

“我走的时候对你说,也许我要跟你永别了,但是,如果我今天来看你,我就会告诉你......是谁杀死了丽莎维塔。”

“你瞧,现在我来告诉你了。”

“你猜出来了吗?”他悄悄地说。

自始至终,罗佳都不认为自己所做的是一件不可饶恕的事情,他做的只是清除这个社会上的“虱子”罢了。他所坚持的东西是类似于信仰的东西,就是这种东西在他的内心扎下了根。

                                                                            (四)

随着罗佳的坦白,小说的故事也逐渐的走向了尾声。

““站起来!”她抓住她的肩胛;他站了起来,几乎是吃惊地望着她。“马上去,现在就去,站在十字街头,双膝跪下,先吻一吻被你亵渎的大地,然后向大家,向四面八方磕头,大声对所有人说:‘我杀人了!’那时候,上帝就会重新给你生命。”

 

“索尼娅默默地从抽屉里取出两个十字架,一个是柏木的,一个是铜的,她在自己身上画了十字,又在他的身上画了十字,然后把那个柏木十字架挂在他的胸前。”

“他跪在广场中心,趴在地上,怀着快乐和幸福吻了吻这片肮脏的土地。他站起身来,然后又跪下去磕头。”

罗佳不信奉上帝,却在索尼娅的一步步劝说下,跪在了这片肮脏的土地上!他是为了得到宽恕?亦或是得到内心的安宁?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带上十字架的那一刻起,故事的结局就已经变得清晰明了。

                                                                            (尾声)

在西伯利亚的一所监狱内,几座高墙下,抱着《圣经》的男人重新找到了信仰。脚上的镣铐,似乎也轻了许多,等待这个年轻人的是八年有期徒刑以及一个新的信仰。如果我们都带着罪恶感活着,那未免过于沉重。但事实是我们都是一个“有罪”的人,都是生活在闹市的“苦行僧”。很多人都渴望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找到灵魂的安息处,或许是《圣经》里记录的天堂,亦或许是形形色色的不同信仰。正如加缪所言,真正的救赎是内心的安宁,不是杀戮本身!救赎是人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始至终存在。希望,你能找到那一份安宁!获得那一份宽恕一切的救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罪与罚》--人性救赎的二三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eh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