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送了我一本书,书名叫《大国工匠》。我俩的关系并不拘泥于此。时长腻味到一起吃吃喝喝,主旋律往往围绕着“酒”这个话题,送书还是很少见的。多年挚友不习惯客套,他说:“很不错,拿去看。”我欣然接下且充满了好奇。因为我觉得最近的他有所不同,对生活中的种种充满了思考与描述,并且所言恰到好处,也甚是中肯。
我呢,比较善于观察这些生活细则,对于这种难以把控的东西很敏感。所以他的改变与成长,我当属最先知道的几个人之一。为他感到开心的同时,惊叹于思考的魅力,能够如此夸张的改变我们每一个人。
思考能让人进化成我们想要达到的每一种状态,不断思考则能让人在每一种状态中来去自如。
我平时好看一些杂七杂八的书,所以同时看四五本书是常有的事。为此也养成了一个习惯,这个习惯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却很适合我。看电子书的时候恨不得一口气看完,静坐五六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看纸质的书却不这样,我喜欢把它们放在顺手可得的地方,闲暇之余拿起来读上几页,逐字逐句切实的去感受作者的意图。久而久之就喜欢上了这种阅读纸质书籍的方式,闲来无事读两页,也不怕别人取笑自己有多不认真。阅读始终是一个人的事,也是一个人一生的事,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高度要高于我们本身,摒弃一切道德标准,融入到其中体会作者的观念,这种专注的感觉一定是真实的切肤的。
不明悟这些之前,我完全窥探不到这种精神世界的奇妙性,而现在沉浸在其中的满足感,足以让我感叹生命之美好,生活之奇妙。
我们要相信,阅读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得花上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品。所谓万法归一,所有的事情又何尝不是。
《大国工匠》这本书本该昨晚就读完了,我留了几页没舍得读完。昨晚入睡之前,刻意定了闹钟,想要起个大早,在太阳还没上来之前把它读完。我在生活中类似如此的偏执很多,没有任何目的,也不想让任何人知道,只是觉得,如果一件事情我觉得它很重要,那么它就是重要的,我会用我喜欢的方式把它做到被我喜欢,仅此而已。所以今天早上如愿以偿,甚是开心。随后趁着日出的余温,写下一些自己的所思所感。
这本书上架被定义为经管类管理丛书。这样的书往往不能够吸引年轻一代人的阅读兴趣,除非迫不得已。我如此去研磨此书,也是出于自己对生活的一些思考。
经管类丛书不像小说那般圆滑绵柔引人入胜,数据和概念往往是书中的主体。读此类书籍如果不能全情的投入思考,是很难有所收获的。而我的收获便是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从“工匠精神”衍生到自我生活细节中的一部分思考。
这本书所阐述的一些观念就像潺潺细流一般绵长而清新,给人以开目明智的感觉。但所有的感觉必须是建立在自我思考的前提下,否则味如咀蜡般枯燥。
关于“工匠精神”这个词汇,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从此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对于工匠的理解我们不尽相同,就是具备一项技艺或者手艺的人,以此来养家糊口或者忙于生计。而工匠精神,就是这些匠人所具备的品质精神。
而匠人则是对工匠的一种褒奖。生而为人就得各凭手段谋生活,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被称之为工匠。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工匠精神,但我们也不缺工匠精神。我们缺的是对于工匠精神的认同感以及普及性,这是弘扬工匠精神的前提。匠人所坚守的本心本性乃为匠心,匠心于外在而言,它是一种精神状态,于内在而言则是一个匠人的操守与气节。
《尚书·大禹谟》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被称为儒家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的意思是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有时候感叹于文字的魅力,我们的老祖宗不会无端的凭空捏造任何一个“闲”字。每一个字都有它的独特、奇妙、恳切、之处,经过精妙的拼凑组合,能够很精准的达到表达的极致,简直妙不可言。工匠精神的本质,就是精益求精,恪守己道,钟情与一件事,专注此生。倘若人心出了问题,那么工匠精神就缺失了其内核,如此的话,一切皆是空谈。
这个不愁吃喝的年代,人心很容易出问题。有一次和我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讨论起就近的社会舆论,我朋友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她说:“到底是坏人掌了权,还是好人有了权变坏了。”我说不上来,但是我能告诉她的是:“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权利始终掌握在正义手里。”
我泱泱中华从来不缺少工匠精神,从古到今都是如此。甚至我们的工匠精神一度是其他国家所羡艳的。古有鲁班、庖丁这种家喻户晓,被史书铭记独具匠心的大师,今有华为这种旗舰式标杆式的企业等等等等。大到国际舞台,小到街头巷尾,中国的工匠精神随处可见,不管面对的是多大的舞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不会被外界所干扰,默默的耕耘,卯着劲反复斟酌思考,追求极致下的完美。而这一切与名利无关,甚至与一切无关,是一个大师对自己作品完美程度的一种垂青与追寻。这样的心境值得我们所有人去揣摩寻思,去效仿学习,更适合我们把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它能够使我们变得从容、笃定、平淡。
我们从来不缺这些,但是因为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导致大家以为我们国家缺失这种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匠师之作与之精气神。匠人于心就是一种近乎清明近乎忘我的存在,他们不争名利,不享生活,不显山露水的埋头耕耘,是一种忘我的状态。尘世本浮躁,生活好了,心静下来难易程度就提高了,这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众人是没有时间与想法去了解与产品相关的讯息的,大家名正言顺的坐享其成。
偶然的碎片化信息的出现,可能会让人看到工匠精神这个词。但是生活惯性却让很多人失去了理性分析的能力,大家不会去思考其中的因果,顺势吐槽一番,所有见到的公认的不好,都会被吐槽个遍,这样也确实无可厚非,能够理解,诸世如此。吐槽完之后可能有一部分人会恍然明悟,想到我国居然没有这种精神的存在,怎么能够去和其他国家相竞争呢,但是这种忧虑之心往往持续性不够高,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懈怠,觉得这些事情毫不管己,有人会去包办,万事有国家在,不需要瞎操心。最终这种讯息在多数人的内心中,只是泛起了丁点涟漪,很快恢复平静,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侧面上讲,我们缺失的是本该有的专注与责任心。
其实我们并不缺失工匠精神,这样堂而皇之的现象之所以会频繁出现,首先是因为大众之心不在平静不在理性,尽显浮躁,其次是国民对于工匠精神的普及性和认同感的明显不足造成的。而这些的不足之处又会上升到每一个人的自我认知以及普世价值观这个层面。
我总是喜欢问我朋友一些问题。记得前几天和一位好友去滑冰。那天天气出奇的冷,也出奇的晴朗。瓦蓝的天空,又高又亮,张口间甚至有种吞云吐雾的感觉,可想而知有多冷。就这么个天气我俩相约去室外冰场滑冰。玩的很尽兴。因为冷也因为不是周末,偌大的冰场就我们两个人,时不时的会看到一俩个工作人员。冰场的工作人员全部是步履蹒跚的老人,穿着普通的鞋子小心翼翼的走在冰上,颤巍巍的,我老担心他们会摔倒。
我便问我朋友:“如果我们老了,你会不会变成他们现在的样子?”我朋友不假思索的说道:“就算老了,我也会是一个充满灵气的老人,不会拘谨更不会小心翼翼,我想我依然不失豪气。”他的这番话,我甚是满意,我觉得他说出了我的全部想法。
我们的生活如果失去思考的话,日后的归宿就像冰场的老人一般,失去了本该有的灵气,步履蹒跚举步维艰。如果我们以思辨的方式去生活,去探究,去发现,我相信,就算我们迈入耄耋,我们也会是一个充满了精气神的老人。而学会思考的话,对于生活的理解以及工匠精神的理解,我想就会变得更加简单,就能更加自如的生活。
在日本、德国、瑞士等等这些拥有着极具行业竞争力的巨头国家里,他们对于匠人的认同感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他们有针对匠人所对应的完整的服务体系以及福利体系。而在我国,且不说福利和保障,就认同感而言,还是处于低水平的状态。甚至这种认同感跟文化程度也逐渐变得毫无瓜葛。有些文化水平低的人甚至会比文化程度高的人更具有认同感,当然这种认同感是朴实的,也是浅层次的。
一个乡村间的父母会觉得自家的娃,首先要接受教育,如果不能在教育上有所建树,那么就去学一门手艺,以后就靠着这门手艺来糊口,时长说的一句话也是:“娃,你要好好学,学精,学的比别人好才能有饭吃。”
一位城里的本科以上学历的家长,会觉得自家的孩子应该值得拥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哪怕是与专业不相关也无所谓,工资高福利好就可以。所以提倡且支持自己孩子不停更换工作。后者会说前者死脑筋,前者一般也会觉得自己死脑筋,并点头称是。后者洋洋得意于自己的明智决定,前者暖心于自己孩子的踏实耕耘。
我举这个例子,应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乡间的这种淳朴正在日间流逝,简直是细思恐极的一件事情。我相信我们如果不能够好好的把握,好好的思考生活的真谛所在,那么我们这一代人生儿育女后,这种乡间的淳朴就会真正的消失,这将会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如此的话工匠精神最原始的根基就会不保。虽然日渐激烈的竞争不会使工匠精神消逝,但是却不是工匠精神的根本原动力,甚至有点强求,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味道。竞争的产物如果没有真正的匠心维持,我想它不会长久,它永远不会成为一件旷世之作!
工匠精神的认同感与普及性说道底还是我们自身文化素质,自身心境的一种修养。追名逐利不是长久的可行之策,并且会徒增负担,人就应该本着一颗虔诚的心去感悟生活,敬畏生命,学会感恩与满足又不失对于完美的追求。
随心随性的专注于生活的种种,是生活的根本所在。很多心境透亮的人都说这个世界很美,我相信这些对于美的认同以及感受当中,美是不存在同一关系,但是最终的美却也不尽相同,因为我们自身就属于美的一部分。对于美的发现,也可以说是美的自我觉醒。每一个觉得世界很美的人,都具备同一品质,那就是自我真善美的觉醒。我觉的自我真善美的觉醒是我们一生的追求与奋斗目标。
有一天大家都可以心平气和的专注于属于自己事业,待人友善真诚,不骄不躁脚踏实地,毫不动摇的坚守秉性,我想我们对于工匠精神的认同感可以说是不言而喻了。
天下大同,万物和谐、交融、相互依存、蓬勃发展。哪个时候将会是生命的另外一个高度,可是它却一直不为人知。
我愿世界和平,愿百世昌盛,愿后人能够比我们做的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