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启发日记#211 沟通时,要像个医生,不要像个警察

#启发日记#211 沟通时,要像个医生,不要像个警察

作者: 磁石在提问 | 来源:发表于2021-08-20 13:30 被阅读0次

    今日启发问题:“在大街上或者APP里推送的调查问卷,什么情况你才愿意去填呢?如果你是调研人员,你会采取什么方式让对方更愿意配合回答呢?”


    <问题说明>

    假设我们是调研人员,内心真希望对方能够配合回答,但经常事与愿违,这时我们必须要做换位思考:

    对方为什么要回答你的问题?

    想象一下,在什么场合中,当事人一定会全力配合回答对方的提问呢?

    答案是:医院看病时。

    在什么场合中,对方提问时当事人一般都不愿意配合回答呢?

    答案是:犯罪嫌疑人被警察审讯时。

    当患者在医院面对医生时,医生可能会问患者以下问题:

    · “身体哪里不舒服?”

    · “这种情况开始多久了?”

    · “还有其他什么不舒服的症状?”

    · “有没有吃过什么药?”

    · “有没有对什么药物过敏?”

    面对这些问题,患者不仅会认真回答,而且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原因很简单,因为患者知道回答的内容越详细和全面,越有利于帮助医生做出诊断,最后身体才能更快地恢复健康。所以在医生问诊时,几乎不需要使用任何提问技巧,患者都会认真回答问题。

    而当犯罪嫌疑人被司法机关抓捕后,在审讯室,司法工作人员会问以下问题:

    · “你自己交代今天为什么带你到这里来?”

    · “你这段时间都在哪里?”

    · “你说你在家里,有谁可以证明?”

    · “还有什么事情要和我们交代的?”

    面对司法工作人员的这一系列问题,犯罪嫌疑人会像患者一样详细回答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犯罪嫌疑人多半都会采取模糊的回答方式,如“我不知道”“我记不清楚了”,因为犯罪嫌疑人知道配合回答这些问题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和利益,只会帮助对方寻找证据给自己定罪。

    从中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当对方发现你提问对他越有利时,往往他配合回答问题的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

    提问者为了让对方更好地配合回答自己的问题,必须要认真评估两个核心问题:

    对方是否知道提问目的?

    对方是否能够感觉到提问对他有利?

    1.对方是否知道提问的目的

    很多时候对方未必知道我们提问的目的,有时如果不将提问目的明确地告知对方,对方可能容易陷入猜疑甚至防备的心理状态,这就容易让提问效果大打折扣。试想一下如果你直接问对方“你希望提高孩子哪方面的能力”,对方会做何感想?你直接问员工“你工作中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对方情何以堪?所以在提问中,尤其在收集意见、了解信息、征集负面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告知对方提问的目的是什么。常见的句式包括:

    · “为了……”+问题部分

    · “就您关心/提到/想了解的……”+问题部分

    · 简单陈述原因 + 问题部分

    · 问题部分 + 简单陈述原因

    例如:

    · “为了有很好的培训效果,我想问一下您希望提高孩子哪方面的能力?”

    · “就您关心的资金收益的问题,我还想了解一下您平时有做什么其他投资吗?”

    · “就您之前提到的留守儿童的话题,我可以再问您几个问题吗?”

    · “公司最近在做有奖的合理化建议征集,想问一下你有什么建议给公司呢?”

    · “小李,你觉得工作中还有什么不足的?我们想做一次培训帮助大家。”

    2.提问的目的对他是否有利

    有时候对方知晓了你的提问目的,但没有感觉到这个目的对他有利,同样容易对问题敷衍推诿。

    有一次我接到一个呼叫中心的调研电话,对方的开场白是:“为了优化我们的工作,先生,我们可以对您做个市场调研吗?”我当时听完后就反问对方:“优化你们的工作,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没时间。”然后,直接挂机。

    其实如果对方把“为了优化我们的工作”改成“为了以后给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配合对方提问的概率就会高很多,因为后者的目的是从对客户有利的角度来表述的,而前者是从呼叫中心的角度来表述的。

    这种利益的表达,既可以是描述对方能从中获得具体好处或者价值,我们称为正面引导;也可以是对方可能会面临的损失或压力,我们称为负面威胁。正面引导相对好理解,而负面威胁经常在强势或高压一方提问时使用,或者在希望给对方压力时使用。这种负面威胁可以是最后的机会引导、自我情绪的表达或者严重后果的说明。

    · “我最后问你一次,你昨晚10点钟到底在哪里?”

    · “还有十分钟这个优惠活动就结束了,您现在还在考虑什么呢?”

    · “现在妈妈有点生气,你自己说你错在哪里了?”

    · “有个问题我想很认真地问一下你,你到底把我当作你的什么人?”

    · “这个方案你能不能加班做好?不行的话,我只好换人来做了。”

    从“申请买灯事件”看 说清目的再提问的好处


    磁石觉得卧室的灯有点暗,想着换一套新灯具,于是就跟虫虫申请。

    磁石:原来的卧室灯太暗了,我想换个新的,京东上这一款200多,你看怎么样?

    虫虫:原来的灯虽然有点暗,你可以再打开台灯吧,这样就亮一些了。

    磁石:打开台灯还是有点暗。

    虫虫:那换个大一点瓦数的灯泡就好了,那样便宜。

    磁石:原来灯口换不了大瓦数的。

    虫虫:你试了吗?应该可以吧。换不了的话,现在的亮度也可以啊,没必要买新灯具吧~

    磁石:…… ……

    结果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我反思这事,虫虫是一个非常节约的人,能省钱就省钱,够用就行,而磁石呢,是按需购买,只要需要,就不太看价格,这次换灯,主要是录视频课需要,视频课的质量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当我把换灯的目的跟虫虫说了,并且补充说到,如果你后面晚上上线上课,就不必跑到大厅里去了,虫虫就理解了,立马同意换新灯具的决定,因为她还是非常支持我的工作的。

    //每日一问一答,激发无限潜能//

    坚持每日写作(日更)有捷径,用 #启发日记# 解决输入不够、无话可写的问题

    为什么我要发起#启发日记#?

    新朋友跟写#启发日记#须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启发日记#211 沟通时,要像个医生,不要像个警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ie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