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魁大脑实用记忆案例集
【文魁大脑实用记忆第二期】孙启源第20次

【文魁大脑实用记忆第二期】孙启源第20次

作者: 世话实说 | 来源:发表于2016-11-13 21:41 被阅读52次

一、《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⑵,弹琴复长啸⑶。

深林人不知⑷,明月来相照⑸。

作品注释

⑴此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1]

⑶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二、《旅夜书怀》【唐】王维

细草微风岸,危樯(1)独夜舟(2)。

星垂平野阔(3),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4),官应(5)老病休。

飘飘(6)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作品注释

(1)危樯:高高的桅杆。

(2)独夜舟:孤零零的一只船在江上过夜。

(3)平野阔: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4)著:著名。

(5) 应:认为是、是

(6)飘飘:随处飘泊,无依无靠。

三、《游山西村》【南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

《游山西村》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哲理,至今被人传诵。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农家虽无好酒,但遇上丰年也要留足鸡、肉等款待客人。这一句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是动中即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山重水复”见地形复杂,显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化。一个“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又一村”则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的热闹情景。社日未到,但农民们已经吹箫击鼓,结队往来,衣着都很简朴。“古风存”,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一句写主观心境,如果今后有时间乘月色出游,我会随时拄着手杖来敲你们的门的。作者的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里,对这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四、《采桑子》【北宋】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释

⑴云物:云彩、风物。

⑵琼田:传说中的玉田。

译文

西湖风光好天光水色融成一片,景物都那么鲜丽。鸥鸟白鹭安稳地睡眠,它们早就听惯了不停的管弦乐声。

那风清月白的夜晚更是迷人,湖面好似一片白玉铺成的田野,有谁还会羡慕乘鸾飞升成仙呢,这时人在游船中就好比是神仙啊!

五、《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词注释

1.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

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北临长江。

3.客路:旅途。

9.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10.风正:风顺(而和)。

11.悬:挂。

12.海日:海上的旭日。

13.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夜将尽而未尽的时候。

14.归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诗词译文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看这字,他妈妈也伸出援手了,呵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魁大脑实用记忆第二期】孙启源第20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it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