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自媒体市场一片繁荣,越来越多的人想在下班后开启写文章的副业,当个斜杆青年。既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还能赚取一杯羹,我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可肚子里无墨水,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从网上搜到大咖推荐的书单,一本本买回来,想着:“把这些书都读完,我就能写出又深刻又有趣的文章了。”
刚开始阅读的时候,觉得大咖推荐的书真不错,作者的思想、观点和逻辑方式仿佛给我打开一扇窗,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可是读完之后,脑子里只剩下只字片语,具体是什么却再也记不起来。当写文章用到的时候,还得重新去翻书本,不仅浪费时间,还严重打击自信心。咨询大咖,大咖说:“你写读书笔记了吗?”读书笔记,不就是抄写名言名句吗?费时费力,也没什么作用。上中学的时候,我写过好几本子,可作文从没得过高分。
直到读了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我才明白为什么我的读书笔记没有用。
这本书介绍了一种“笔记读书法”,读书目的从“读完就好”转变成“写读书笔记”,这个转换需要三个步骤来实现。第一个步骤,在阅读时,作者提出了三步阅读法,逐渐剔除书中的细枝末节,留下自己心动的语句。第二个步骤,在做笔记这个环节,作者自创了神奇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摘抄和评论并存,将思想的火花落实到纸上。第三个步骤,重读读书笔记,才能让读书笔记“活起来”,激发出更好的原创思维。
奥野宣之是日本的“笔记本作家”,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这种生活方式还在NHK和TBS电视台的节目中播出过。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还创作了《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智慧创造锻炼法》、《三本书创造好点子》等多本著作。
三步阅读法,步步为营
回想一下,平时你是怎么读书的?是不是拿到一本书,就开始“匀速”阅读,偶尔会在重要的句子下面画条线,有时候连线都懒得画。这样读完一本书之后,很可能什么也没记住。
奥野宣之将读书比作骑自行车,根据路面的倾斜度更换大小不同的齿轮。读书的时候也一样,在较难理解的部分换上低速齿轮认真品读,而在较容易的部分就用高速齿轮快速浏览,这种边读边“更换齿轮”的读书方法,不仅不会造成疲劳,还能有效地缩短读书时间。
理解了读书需要“更换齿轮”,我们就开始按照自己的节奏读书了:
①通读 把书从头到尾读一遍,阅读的时候,把你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个角;
②重读 把上一步骤折角的页面重新读一遍,如果还是觉得很有价值,就把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③标记 再把折两角的页面重读一遍,在你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做上标记。
经过上面3个步骤,书被读薄了。书中的内容一遍一遍“过筛”,最终留下的是最能打动你的、你认为最重要的精华部分。经过三次阅读,不仅加深了印象和理解,而且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输出与输入齐飞
经过上面的三次阅读,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已经被标记出来,剩下的就是摘抄到笔记本上了。奥野宣之“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摘抄和评论并存,并且摘抄和评价交替进行。
评论,可以理解为你(读者)和摘抄内容之间碰撞出来的“火花”,它可以是你的灵感,相同或不同的意见,或者是补充说明。在这里需要注意,摘抄完一段需立即做出评论,原因是摘抄完的那一瞬间,你对这段话的印象最为深刻,感想最为丰富,如果不做好记录,恐怕再也记不起曾经闪现的灵感了。
重读读书笔记,把“借来的”变成自己的
在读书笔记这一产物中再生产出原创文章,就像把一把刀磨得更加锋利。在原创文章中产生的思想,也一定是更加细致、深刻的。
读书笔记包含了书的精华和你的灵感,可以说是一个产生创意素材的仓库。写读书笔记的最终目的是让它为我所用,所以,重读读书笔记就显得非常重要。你把它写在本子上,只是借过来了。要想真正的为己所用,还需要主动思考,用他人的智慧去解决你的问题,或者将这些信息重新组合,生产出更为深刻的原创文章。
书中举了个例子,作者想以“工作方式”为主题写篇文章,他就将《工作三年就辞职,那个年轻人去哪儿了》和《上两年班就辞职》这两本书的感想组合起来,以“工作能力不强的年轻人该如何谋生”和“中小企业员工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这两个问题为轴心进行思考,创造出一篇有深度、有内涵的好文。
所以,“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无论是摘抄还是评论,都可以用作创意素材,随时可以“拿来主义”。重读读书笔记,就是将这些素材“活起来”,而不是放在那里落灰。
这本书简单易读,对如何做读书笔记讲得非常细致,既从“道”的角度阐述了为什么要做读书笔记,也从“术”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做读书笔记,尤其是著名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按照奥野宣之教给你的方法记读书笔记,就可以把书先读薄再读厚。读薄,是把书中最打动你的部分浓缩到几页纸上,而读厚,是把书中的观点与你的感想、与其他书的思想,重新组合创造出更多、更深刻的文章。
为了更有效的读书,为了能写出有料、有趣的文章,我们先确立一个小目标——从写读书笔记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