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自媒体行业白皮书》指出,2017年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数达到300万,各类机构对内容创作者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人民币。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发展,自媒体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提及。在平台规范化的同时,用户对自媒体创作内容的优质度以及原创度要求更高。所以在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里,出现了这样一批人,他们饥渴地吸收书本中的经典,转化成素材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形成文章后再把信息传送给读者。
这种以产出为目的的阅读,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那么该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还能准确获取书中精髓为己所用呢?日本作家原尻淳一创作的《高效能阅读》也许能为你指引出一条道路。
《高效能阅读》封面作者原尻淳一把至今已经出版的上百本有关读书术的书籍通读一遍后,整合他本人证实有效以及能产生共鸣的内容在这本书中,所以《高效能阅读》可以说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高效能阅读》讲述了读书从初级到高级的进阶过程。初级篇并没有直接涉及到阅读本身,而是采用了“迂回”策略。纠正了对于读书的错误观念从而“养成读书体质”,以及“沉迷读书的窍门”和如何创造读书环境。中级篇则开门见山,讲述了速读的技巧。高级篇涉及到如何通过垂直型阅读和水平型阅读使整体知识立体化,从而提高自身的产出。最后《高效能阅读》还讲述了如何建立用于产出的数据库。
一、 读书引擎=读者权利+内在动力
法国当代作家尼埃尔·佩纳克在他的著作《宛如一部小说》中介绍了“读书权利十条”:
1、 不读的权利
2、 跳读的权利
3、 不读完的权利
4、 重读的权利
5、 读不择书的权利
6、 包法利症(易被小说内容感染的症状)
7、 读不择地的权利
8、 随意选读的权利
9、 朗读的权利
10、 默读的权利
不善读书的人,往往会被“必须从头读到尾”的强迫观念所束缚。一本书少则一二百页,多则上千页,书中涉及的并不是所有都是重点或者是你所感兴趣的内容。大部分人在读书的时候都是会选择从第一页开始阅读,很多时候,在还没读到自己感兴趣或是书中精髓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变得烦躁痛苦了,一旦腻烦的情绪产生,书中内容的掌握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尝试打破束缚,从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开始阅读,这样才能保持对阅读的兴奋点,书中的精髓才会被尽可能的吸收。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也是一样,要保持内心有一股持续的内在动力支撑着自己去主动阅读,而不是好像被人逼迫不得已的被动阅读,两者的收效肯定是有很大差距的。
当“内在动机=好奇心”的引擎发动时,充当汽油的便是“读书”。认知的喜悦和知识本身,会使学习的引擎加速。我想,当知识逐渐与自身的事联系起来,并且自己充分感受到成长的时候,也就是奠定了终生学习不辍的基础。
二、 速读技巧=关键词发掘+假设验证型读书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而“高效能”阅读的重点就是要快速阅读。速读的灵魂便在于快速、多次阅读关键词附近的内容,以及获得新的视角和创意。
现在我们看看到底该如何行之有效的速读。
速读的顺序1. 目录阅读(扫读)。所谓目录阅读,是指仔细阅读目录,选定自己该看的章节。
2. 根据目录,对特定章节进行“跳读”。在快速翻看的过程中,应该在“这里必须读”的位置贴上便利贴作为标记,便于过后仔细阅读(略读)。
3. 仔细阅读便利贴的前后部分(精读)。把自己仔细阅读后的意见、新的假设,或创意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高效能”阅读讲求快速阅读,但是别忘了在掌握速读的同时,还需要get书中精髓。所以真正的高效能是要速度与质量兼得的。
三、 知识立体化=垂直型阅读×水平型阅读
以产出为目的的读书,是为了增加素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产出。
70:20:10模式一般商务人士,分为通才和专才。所谓通才,是指不限于特定领域,在许多方面都具备一定水平以上的广泛知识和技能的工作者。若想成为通才,需要在水平方向上阅读所有专业领域的书籍,即“水平型阅读”。所谓专才,是指在业务上与其他人存在明显差别,在特定领域具备深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专注于该领域的工作者。若想成为专才,在垂直方向上深化特定领域的读书时不可或缺的,即“垂直型阅读”。
所以想使自身知识立体化,首先需要找到自己专注的领域,开始做垂直型阅读。具体垂直型阅读选书比例,可以参照70:20:10的模式,即70专业领域:20专业领域周边:10与未知的邂逅。随着垂直深度的加深,就会慢慢形成“思考的主场”。有了思考的主场,就相当于是形成了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主轴。有了主轴后,再通过水平型阅读使知识无限扩展。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高效能阅读》为这些新晋的自媒体人解决了燃眉之急,告诉了他们该如何快速高效的阅读一本书,精准记录书中精华并转化成自己的素材库,提高产出。同时也为这些自媒体人敲响了警钟——多读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你会在无意识中对书产生依赖,从而放弃自己思考。所以,要活用多读带来的丰富信息,同时做到自己思考。请务必铭记这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