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
人们对待婚姻,越来越谨慎,尤其是二婚夫妻,对待生活以及钱财往来,已经有了更清醒的。所以,在婚前财产上,本文的女主是慎之又慎,就怕和婚后财产混淆了。
01、
唐菊艳和张阳的婚礼定在7月初。这本是件开心的事,但唐菊艳却因为频繁跟张阳吵架而心浮气躁,甚至有过分手的念头。
两人吵架的原因很俗,就为了一个“钱”字。
唐菊艳和张阳都是二婚,在上一段婚姻中都各自有小孩,只是,唐菊艳当初要了年仅2岁的女儿的抚养权,而张阳的儿子跟了前妻。
唐菊艳离婚8年,靠着父母帮忙,在广州开一间茶餐厅,起早摸黑,再加上理财赚了点,这些年也攒下一些钱,存款有50万左右。
除了存款,唐菊艳名下还有一套房,贷款35万,月供3000,算不上压力。
另外,她有一辆车,4年前入手时20万。
作为单亲妈妈多年,唐菊艳最大的支出出在女儿身上——她上的私立学校,每年学费4万,各类培训班花费将近2万。
相比之下,张阳则显得“寒酸”很多。他是名程序员,每个月到手工资一万五左右,但每月支付孩子的抚养费3000,且离婚时房子归前妻,目前是租房住,存款有十多万。
对这些,唐菊艳并不太介意,钱,她自己能赚,也从来没想过在经济上依赖男人。
她在上一段婚姻中,长久遭遇前夫的冷暴力及冷落,而今经人介绍认识的张阳知冷知热,对她嘘寒问暖,和女儿相处得挺融洽的,如此种种,对她而已,已足够。
但她没想到,他们仍然为了钱而有了罅隙。
在两人有结婚的计划时,张阳就许诺会给2万元彩礼,唐菊艳则提出婚后居住在她的房子里,房贷女儿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而张阳则支付日后日常开销。
在唐菊艳最初的设想里,他们是二婚夫妻,不希望在经济上有过多纷争,所以分清会比较好。
而张阳不是这么想的。他提出,两人各出二十五左右,买新的婚房,比住在唐菊艳的房子来得好。
但钱呢?唐菊艳反问,她知道,张阳的钱肯定不够,他告诉过她,只有15万。
“你别管,反正我凑够就是。”张阳答成竹在胸。
唐菊艳有点犹豫,她并不想买新房,更不想动用自己的存款。
02、
但张阳很有兴致,拉着唐菊艳到处看房子,没想真被他看中了郊区一套,首付需要近50万。
张阳对地段及户型都没意见,兴冲冲地让唐菊艳准备钱,而自己这边,也赶忙去借钱。
但结果是,张阳只借到5万。他便谋划着,让唐菊艳出30万,而自己出20万,到时还贷,他这边出多一点。
唐菊艳直接拒绝。她原本就不想动用存款,那是她的养老钱,现在还要多出5万,她不想做这个冤大头。
“什么你的我的?结婚了不都是大家的吗?”张阳有点来气,“就算分你我,以后分财产也可以按比例分不是,你就非要算那么清?”
唐菊艳知道自己的想法确实向在防着他,但她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几年单身带着孩子攒下这些钱,个中辛酸只有自己知!
她还有女儿,总归要为自己和她多打算一点。
见她尚在犹豫,张阳沮丧地道:“难道5万也不肯出吗?”
“不是不肯,我是在想,首付已借了五万,在加上彩礼钱,婚礼支出等,到时需要我用钱的地方多的是……”
张阳打断她,冷笑道:“怎么?你现在嫌我穷,已经在计较婚后谁出钱多,谁出钱少了?”
唐菊艳试着跟他解释:“如果我嫌你穷,就不会答应与你结婚。我只是在提前解决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好了,对于首付,现在你得签一份借条,这五万是属于婚前财产。”
张阳听了,不置可否地冷笑,摔门而去。
后来,唐菊艳和张阳又为这件事吵了好几次。双方越吵越烦。
张阳的心结是,签那份借条。他感觉签了,这笔婚姻就有了交易的嫌疑,他不能接受。
而唐菊艳担心的是,张阳的收入,不足以应付婚后的支出,势必是她付出较多,那她为了平衡,保护好婚前财产,有什么问题?
结语:
吵到这种地步,房子,可以先缓缓再买,比如,等到结婚后,双方经过婚姻磨合期,没有太大问题,再商量买房,那时候,再来讨论婚前及婚后财产,双方的心理接受程度会好很多。
不买房,唐菊艳的存款就可以拿出一部分(比如30万)存一笔定期,剩下的拿来还房贷或做婚后的支出。
然后,等到结婚,双方的信任度足够了,就可以商量一起出资付首付,谁出多出少,都能接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