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吕骋(毕业于利物浦大学的数字金融专业)
2015年创办渡鸦科技,一款OS系统下的人工智能交互系统,后被百度收购。rct.studio 是吕骋的第三次创业,也是第二次入选YC。rct studio 致力于通过前沿科技研发下一代沉浸式交互电影体验。
他直言,在美国,更多的投资人是把自身定位放在和创业者对等的位置上的,无论有多大咖。这一点与国内完全不同。国内投资人的目的很明确。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告诉我我凭什么要投你?”
对于这种普遍存在的情况,他建议新创业者要见尽可能多的投资人。了解更多的人对你做的事情的反馈,不断迭代。
现在是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也许你也发现,手机电脑已成为我们赚钱的工具,你是否在寻找这样一份事业?合法安全,有人教,有人带,有人帮,没有时间,没有地点限制,全职兼职都可以,了解加微15579610701备注我要创业
吕骋还说到:“选择创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首先作为创业者要能经得起孤独。尤其是在创业早期,自己做的事情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的时候,面对用户的吐槽,投资人的拒绝,媒体的不怀好意甚至是自己团队的质疑的时候,创始人特别是 CEO 会有一种来自内心深处和底层的孤独感。”
更重要的是,创始人要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快速成长的能力。很多公司失败或原地踏步的主要原因是业务的发展速度显著超过了创始人自身的成长速度。是否能够持续成长,匹配公司的发展速度是每一位创始人非常重要的挑战。
最后,吕骋老师建议创业者不要先看大行业,再决定自己要做的事。行业的变化起伏很快,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各有各的诱惑。盲目追求热门行业,追求“风口”的创业者,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下是很难持续存活的。
2.陈海沙(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
2011 年创立 Strikingly ,陈海沙曾两次入选 2018 福布斯中国 30 under 30。Strikingly是一款美观、简单易用的 SaaS 建站平台,于 2012 年创办于美国硅谷,是第一支从 YC 毕业的中国团队。目前公司拥有遍布全球 200 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万用户,是YC史上市值最高的100家公司之一。
陈海沙在采访中特别提到了“用户体验”这个词。他说:“不管什么产品,友好的用户体验都是很重要的。简单的说,用户不仅需要用这款产品,还要想用这款产品。当用户想要用一款产品的时候,就自然会有更高的转化率和留存率,更低的服务成本,更愿意在同一个公司购买其他服务,也愿意介绍给他们身边的人。
竞争越激烈,我们越发觉得用户体验友好有多重要。在硅谷,To B 的产品把使用者的体验放第一位已经成为了主流产品设计逻辑。Slack 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增长的,Strikingly 也通过产品体验实现了我们第一个阶段的纯口碑自然增长。”
3.马骥良(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工业系统工程与应用数学双学位)
在校期间加入Google投资的人工智能公司创始团队。2015年投身数字健康领域,与团队一起研发全球首款商用被动式胎心胎动贴“萌动”,2017年荣膺福布斯30under30精英榜。
马骥良表示,自己的经验来源于生活。之前的创业经历积累了一定的大数据,智能硬件等经验。
“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做一个产品,用科技去服务妈妈们,没有想太多。所以初衷是把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用户身上,如何为用户解决问题?那需要什么新的知识能帮助我实现这个目标,自然就全身心扑上去学了,产品需要医学知识的时候,企业需要财务知识的时候,融资需要沟通技巧的时候等。”
不得不说,这三名CEO的经验是新创业者们的宝贵财富
以上文章由大众创业网https://cye.yunshangxitong.cn进行实时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