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孩子,
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
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纪伯伦)
同名台剧热播时曾看过两眼,很喜欢里面的一幕场景就是姹紫嫣红的涂料泼洒,将年轻的孩子身上沾染着五颜六色。
与电视剧中的浪漫写意来说,这本书,写得最好的一点就是“真实”二字。真实自有万钧之力。我在看书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或者周围的人的身上找到影子,我们仿佛在阅读的那一刻都成了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只是很不幸成为了现代教育体制之下的一行名字和数据。
亦或者说,我们都是现代教育的受害者与受益人。
在书中有一个片段我印象很深,就是“我”与学生家长通话时,学生家长说她也是因为“我”有很好的学历才愿意去付优厚的报酬给她的。是啊,在“我”倍感无奈的时候,又何尝不是“我”在享受着这种教育制度带来的优势呢。
书里面有九个故事,而主人公却不止九个,因为作者惯用回想和对比,所以出现的学生角色比较多。譬如陈定维,即“陈小乖”,与他的同学张胖胖,尽管后者出现的描写很少,但是在无形之中他是与陈定维对比着出现的,不难想象的是他没有陈定维那么聪明,却有一对真心疼爱他的父母,会给他一个安稳的家,会在他学累了休息的时候给他准备水果牛奶,会担心他的成绩给他请家教,却不会逼着他一定名列前茅,而陈定维的家庭也不是这样,父亲和母亲为了结婚,荒唐地想要生下他作为结婚的筹码,两个人感情破裂,父亲娶的妻子因为受不了这种家庭关系,丢下年幼的妹妹就走了,母亲抚养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儿,同时谈了一个带来两个小孩的男朋友,这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拍一百多集的“意难忘”都说不清。陈定维看着聪明,成绩优异,得意又猖狂,但是他也是把优异的成绩作为稳定家庭关系和博得家人关注的筹码而已,一旦积重难返,他也无力回天了。就像“我”说的一样,驾驶着一艘破洞的船,还不知风险。
将亲生的儿子与猫的幼崽做对比,那幼崽不需要考试,不用排名,就能多一点温柔细语,都一点细心照顾,将四肢发达的小儿子和头脑聪明的姐姐做对比,却还有“一种古老的力量”让母亲无法对两个人一视同仁,将女儿当做是第二个自己,要求她优秀,又不准她太优秀,然后再把她推到和自己一样窘迫的境地中去。
在这本书里,看的到的十之八九都是“强迫症”“偏执狂”“监控症”的母亲,那么父亲呢?他们忙着赚钱,像是交代下属完成人物一般,在给了家用和补习费之后,就只剩下一句成绩怎样,连一句“你辛苦了”都不会说。世人都说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而茉莉在谈到有一次女儿考了一次好成绩,全家去餐厅庆祝时则说:“现在想起来,反而觉得有些悲哀,我丈夫对女儿的爱是有条件的。”
传说上帝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就创造了母亲,母亲无所不能。
但很少有人能看见在伟大的光环之下,母亲也是人,中产家庭主妇们送了孩子上学,就只能冷漠地坐着,看着韩剧打发日子,或者将全部心神都放在孩子身上,掐住孩子的脖子,也掐着自己的脖子。
平民阶层的母亲们除却抚养孩子之外,还疲于奔命地工作,贴补家用,像是走钢丝绳,生怕孩子不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
做父母是很不易的,做儿女也是很不易的,有时我们看到的就是打出成绩的那几个数字,其实它背后蕴藏了很深的含义,能写出一本血泪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