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家欢乐过新年
这些年我家一直是在老家藕垛过年的。今年的过年似乎比往年来得要早些,过了腊月头,媳妇就打电话问我:妈,家里过年需要什么?单位发了购物卡,我也不知道买什么,就买了点油盐酱醋发回去了,收到后查点一下,看还缺什么,告诉我再买。在我家玩了几天的老母亲,早就吵着要回去了,说是早点回家收拾收拾,她家重孙和重孙女马上回来过年了。学校一放假,亲家就带着孙子回来了,一来帮帮我的忙,也让孙子多陪陪我们。弟弟今年也特意带着家人早点回来了,说是早点回来收拾收拾,老母亲年纪大了,不能让她操心。他们的回来,让我感觉好像年也更近了。
腊月二十八,祖上传下来的老规矩辞年,结了满满的一箱锡箔,三荤三素,磕头拜祖宗,祈求老祖宗保祐家人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三十日子一大早,老公就和亲家领着孙子把唐刘和藕垛两处房子的花钱对子贴好了,就等儿子、媳妇他们从南京回来。
烧菜是我的强项,以我为主打。因为离母亲家只有几步路的距离,荤菜都是用母亲家的老土灶提前烧好了端过来的,炒菜则是在我家的煤气灶上炒的,我们家分工明确,老公准备就餐前的碗筷碟勺和酒杯的摆放,儿媳和大嫂抢着饭后的洗碗抹筷。所以,虽然每顿菜荤素搭配二十多样,但有弟媳妇当我的助手,况且还有好几个菜是她的拿手菜,有了她的帮衬,一点也不觉得忙。
十全十美的冷盘,肉丸代表着团团圆圆,红烧肉寓意着富贵吉祥生活美满,豆腐则是白头到老夫妻恩爱的意思,大鲢鱼则代表着年年有余,芋头就是出门在外遇贵人,还有孩子们爱吃的糖醋排骨和饺子。除了这些荤菜,菠菜、芹菜、大蒜、荠菜、青菜,全是大哥种在自家屋边的空地上的,几分钟的功夫,从菜园子里已经到桌子上了。年夜饭是最隆重的一顿,老公大哥家,弟弟全家,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边吃着、一边聊着、一边举杯畅饮,一大家子高兴地享受着龙年春节大餐。
因为孩子们平常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娱乐,年前我特意买了个麻将机。酒足饭饱之后,几个小的一桌麻将,反正要守岁,我们几个老的也弄了一桌掼蛋,老公和孙子也摆开棋盘开始了对弈。虽然给每人发了些零钱做赌本,但仍见他们兄妹几个为了一张牌而争得不可开交,八十三岁的老母亲,作为麻将场上的老师傅,忙着在旁边做裁判,直到结束各回各家发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初一早上和往年一样,沏上一杯茶、红枣茶、汤圆老三样,汤干丝、煮干丝、甜生姜、各式糕点…。吃过早茶,带着全家先拜了老母亲的年,当老母亲接过我和儿子他们的红包时,那高兴劲别提了,我知道她高兴的不是多少红包,而是四世同堂和和睦睦的围在她身边的一大家子。妹夫和妹妹年前添了个孙子,儿媳妇做月子,给母亲拜了个年就忙着回去了,虽然今年过年少了他们的参与,但他们家添了孙子,是我们全家人今年最高兴的事。
初二一大家子照例是吃饭、掼蛋、打麻将。初三中午,表哥家孙女满月,一大家地去了嘉廷华酒店。初四的晚饭弟弟请客,在戴南河畔人家,弟媳和侄媳的娘家人,一个二十几人的大圓桌坐得满满的。初五是孙子的生日,一家人在家里为他庆祝,祝他生日快乐!健康成长!初六弟媳提出换一下口味,我们选择了重庆赵美丽火锅。初七侄女婿说该让他请请爸妈和哥哥他们了,于是一家人又被邀请到了邻里邻外。
过年,最辛苦的还是我家侄媳妇,一个人带俩孩子。2岁多点的侄孙,虽然在老家一共也没呆过几天,一年到头就只在视频时见过几次,到底是血源关系,让他叫了两次姑奶奶,从最初的胆怯和陌生,到后来,隔个十分八分钟就吵着要到大姑奶奶家玩。
初八早上,舅舅和外甥约好一起出发,一个回南京一个回天津。儿子全家收拾收拾准备回南京,本来装得满满的后备箱,硬是又塞进去外婆一路小跑送过来的,一包她自己腌制的萝卜干。弟弟家因为人多,母亲地留地里菜籽榨的油和有些东西托物流带走了,但后备箱还是被母亲的青菜、菠菜、大蒜等塞得满满的。
上车前,弟弟拉住我的手说:姐,我这么远,妹妹又有小孙子要带,老妈妈就交给你了。当他转过身去,眼里噙满了泪水。在与弟弟挥手时,母亲喃喃地说:就这几天,就又都要走了。老母亲的房间里礼品堆成了小山,那是孙子和孙女们送给她的过年礼物。她说:过了年,你们都出去了,我一个人怎么也吃不完。从母亲的言语里,我瞬间读懂了她的落寞。
过年,也就几天给全家人一个短暂而又热闹的团聚机会,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我,虽然累,但累并快乐着。这一别,想真正一家人再次相聚在一起的时候,又要等到下一个春节的到来,我们盼的不是年,而是一年一次的全家大团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