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我看励志书籍的时候,我到底是在看什么?

当我看励志书籍的时候,我到底是在看什么?

作者: 言拾伍Yolanda | 来源:发表于2017-10-04 20:54 被阅读45次

看励志的书籍,带给自己的并不是单纯的打了鸡血一样,而是在鸡血背后,看到改变真正的来源,如何去行动,这才是阅读热血书籍的打开模式,也是阅读特立独行的猫---新书《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的最大感受。

01 没有行动的梦想,永远难以实现

励志故事其实就是叙述成功追逐梦想的故事。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看这些故事呢?因为这些故事里面的主人公有着坚强,勇敢,坚持,勤奋等等我们想要的品质。看励志书籍的时候,我们代入感很强,看着主人公的成功,似乎我们就是成功者的一员。然而书看完了,这段鸡血的历程也就会迅速的结束。其实

我们缺少的,并不是别人的成功要领,而是对自己的改变,戒掉拖延症,克服懒惰,对自己的无限宽容与高度自信。

当我们终于下定决心不再对自己宽容,不再对自己的行为过度自信的时候,我们已经跨出了改变的第一步。

当我们经过多番的尝试,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之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要等”,需要立刻行动,因为

大多数人的一生,都会败在等这个字上面。

等时机成熟了,我就跳槽;

那什么是时机成熟的时候呢?这个成熟的时机会自己来到你的面前吗?

等天气好点,我就开始健身;

天气好点的时候你准备怎么健身呢?万一遇到梅雨季节,那是准备天天躺着吗?

等假期过了,我就开始好好学习;

假期过了,积压的工作需要处理,那准备用多少时间去学习呢?

我们的一生都在等待中度过,边等待边看着我们周围的朋友一个一个成功,我们还在等,等着属于我们的幸运女神降临到我们的身上。可是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只有平凡的命运,如果只是等,幸运女神是不会降临的。借用我的女神@guolinjing说:

“没有就去创造!”

我们面对自己的梦想,不要去等,要去创造,去行动。唯有行动才能带给我们改变。

每天努力一点点,日子会越过越轻松。年轻有体力的时候天天放松自己,等到中年危机来临的时候,我们会累的找不到自己。

有人说,我有梦想,但是我无法行动怎么办呢?因为我们的视野太狭隘了,只能看到我们自己身边的事情,以为自己做的就是最好的,我们需要

走出门,与人见面,聊点有用的

走出门,看到更大的世界,才会发现自己的无知。觉察,是改变的第一步。

跨界,才有可能发现从没见过的自己。

互联网的时代,跨界的成本变低了,不再需要通过各种认证,各种实体班来彰显自己的专业。只需要你的行动,通过互联网带来传播。我认识的一个人@玉小姐,一年前的她只是一位高中英文老师,现在的她通过超强的行动力,成为了生涯规划师。举办社群活动,进行生涯咨询的辅导,边行动边创造自己的斜杠青年的生活。

所以,在我们开拓自己的本职人脉之余,跨界一下,看看不同的行业,即使我们不做斜杠青年,认识更多的跨界人士,我们的生活也会很有趣的。

02 相信自己,你的潜力远大于当下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智商,而是思维方式的差别。

(1)专注

很多人以为简单的东西,其实并不简单。

特立独行的猫在《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书中说到晾衣架的安装故事,很多人以为这件事情很简单,但是真正专业的人是能够根据不同的装修条件,不同的材质采取不同的安装方式。这是专注带来的力量。当你

一项工作干的深入了,才能看到里面的门道,钱自然而然就来了。

(2)专业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自由职业,对待自己的工作始终需要保持专业的态度。需要有“职场人”的意识。

那什么是职场人的意识呢?最基础的一点就是“专业性”。保持着“差不多”的敷衍态度,那么人生也会用“差不多”来回馈你。

今天敷衍老板,明天敷衍别人,我们的整个人生都会很随便。

不敷衍自己的工作,面对别人的挑剔,都看做是自己专业性提升的一个途径。挑剔会让我们跳出舒适区,更加快速的成长。

回顾自己的职业初期,经常会被领导批评工作的问题,现在的工作没有领导的批评,反而觉得不习惯了。因为在那段被批评的日子里,我知道自己的问题,知道自己认知上的错误,知道自己的局限性。而现在没有人批评我了,我很难在做事的过程中看出自己的问题,只有当事情真正产生问题了,我才能纠正。这样子反而让我的工作更加难以推进,我的成长速度也迟缓了。

所以,当你遇到一个挑剔的领导的时候,不要去抱怨,把它当做助推器,因为他会让你的专业性不断增强。

(3)积极主动,带着老板思维去做事情。

A、在工作中保持积极主动,让你职场力UP

想要升职加薪,就要走在老板的前面。主动在老板下指令之前做事,主动想在老板前面,主动带着老板往前面走,这样做事,感觉主动权在自己手中,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而且当你习惯以老板思维去看待事情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你就学会了大局观,对事情的思考会更加透彻。

当别人升职加薪的时候,你不会只考虑到是否是别人使用了什么手段,而是回归自身。对于公司的这个职位,我和升职的那个人区别在于哪里?公司的这个职位到底需要什么能力?我现在的能力可以坐得稳这个位置吗?当用大局观思考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时候的抱怨都只是我们的能力匹配不上我们的欲望罢了。

B、积极主动是学习的放大器

2015年进入了知识付费的时代,我也参加过很多的课程,思维导图,绘画,搭配,行动力等等课程,可是转了好几圈,发现自己还是两年前的自己,没有任何的成就可言。但是我的同学中,有的通过学习,已经成功打造个人品牌,甚至于已经超越了老师。这是为什么呢?

后来我做了一个观察,对比自己和同学的学习方式,发现了学习这件事情上也有很大的不同。面对同样的英语课程:

【我】背单词就是背单词,打个卡就是完成了

【同学A】背单词按照艾宾浩斯曲线去学习复习。不仅背单词,还查发音,练习语音,并且对比自己语音和字典的差别,在和小组的同学练习的时候,主动帮助同学纠正发音。

【我】英文阅读,读完一篇文章就算了。

【同学B】一篇文章读三遍,第一遍快速读,找出文章的脉络,标注生词;第二遍,查生词,慢慢读,摘录文章的经典句子;第三遍,慢慢读,试着仿写自己觉得好的段落,换各种不同的人称去仿写。

光是对比这两点,我们的结果就有很大的不同了。现在的我英文单词和阅读仍然属于初级水平,而我的同学A和B已经成为了老师的助教,并且成为了公司英文文件的传达者。

为什么学习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积极主动的态度的差别。什么是主动地学习?就是用尽自己的一切方法,资源和时间,去达成自己的目标。而被动的学习就只是完成既定任务,从来不去探索什么。这样的消极态度最终给自己带来的也只是消极的结果罢了。

03、要有效努力,不要看起来很努力。

早起打卡,看着6点的时钟,自己被自己感动了,生活30多年,从来没有那么认真早起过,好像分分钟就会成功,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了。然后呢?开始刷微信,刷淘宝,刷微博。到点通勤上班,因为早起,上班没精神,工作效率低下,业绩做不好,被领导训话。然后就躲在厕所想,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呢?然后开始怀疑早起的意义,觉得那些说早起好的人都是瞎说,于是又回到了自己晚睡晚起的状态。

可是,无目的的跟风早起对自己来说目的在哪里呢?《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说

成年人的世界,不再是口号的人生,有效,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需要有效的早起,有效的努力,才能让自己的生活不一样。每天和以前做一样的事情,却想着不同的结果,即使是梦里面也是实现不了的。

如何有效的去做事呢?可以用书中所说的进行效率手册的书写与管理。但是,在做效率管理之前,我们要理清楚一件事情,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管理自己的生活?

当我们想清楚了自己的目标,我们对于“有效”这个词才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当我们在刷微信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这样做有益于自己的目标吗?如果没有,那么放下手机吧;如果目标是好好休息,那么这个时候的刷微信也许就是一个有效的活动了。

人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当我们老去的时候,我们还能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呢?

所以趁年轻,努力去尝试,去了解自己的能力与缺陷,去把热血转化成自己的行动力。踏踏实实的为自己做点什么,哪怕只有一点点小事情,当我们年老的时候回顾起来,我们并没有白来这个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我看励志书籍的时候,我到底是在看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vxyxtx.html